www.v2catholic.com

Print version

(This is an unofficial translation of Laudato Si. The official translation hopefully will be available sometime in 2016)  

我主應受讚美

如何照顧人類共同的家園

 

1. 「我主啊,祢應受讚美」,亞西西的聖方濟這樣唱。這首美麗的歌、叫我們記起,我們共同的家,也是我們的姊妹,我們與她共生共存,她像一個美麗的母親把我們抱在她的懷裡:「我主啊,祢應受讚美,為了我們的姊妹、大地母親,她供養我們,管理我們,生產各種各樣的果實,和五顏六色的花和草」[1]

 

2. 這位姊妹如今在哀嚎,因了人類不負責地濫用天主託付給她的資源,給她造成的傷害。我們一直認為,人是這些資源的物主和主宰,可以任意予以揮霍。被罪惡傷害的人心,藏有一種暴力,顯示在各種症狀上,就是我們在土壤、水、空氣,和生物中所看見的受暴痕跡。因此,我們所壓迫和摧毀的大地,是那些被拋棄、被虐待的窮苦者中之一,「她在生產的痛苦中呻吟受苦」(羅八22)。我們忘了自己本身也是大地的一部分(參閱創二7)。我們的身體就是由地球上的因素構成的,我們呼吸著地上的空氣,地上的水使我們清涼,有生機。

 

世上沒有一樣東西與我們無關

 

3. 五十多年前,當世界瀕臨核子戰的邊緣時,聖教宗若望二三世寫了一封通函,通函中他不僅抗拒戰爭,還提出和平建議。他的和平在地訊息是指向「天主公教會」的,但他又加上「給所有懷有善意的人」一句。今天,面對全球環境惡化的局面,我想給地球上住著的每個人說話。在我寫的福音的喜樂勸諭中,我給天主教會的成員說,要發動一個尚待繼續努力的傳教革新的程序。在本通函裡,我打算特別針對我們共同的家,跟大家談談。

 

4. 和平在地通函頒布後八年,1971年,教宗真福保祿六世談到環保問題,把它說成一個危機,這個危機是人類失控行動的「一個悲慘後果」:「由於對大自然的無情剝削,[人類]正在冒著摧毀大自然的風險,而人本身也將成為這一墮落的犧牲品」[2]。教宗保祿六世曾向FAO(糧食農業組)說到「工業文化爆發帶來的環保大災難的可能」,強調「人類行為急迫地需要改弦更張」,因為「最了不起的科學進步,最驚人的技術成就,奇跡式的經濟成長,若不伴以真實的社會和道德進步,最終還是會害人的」[3]

 

5. 教宗聖若望保祿二世對此課題越來越感興趣。在他的第一道通諭裡他就說過,人好像「對自然環境看不出任何意義,除非是那些可以即刻利用和消費的東西」[4]。接著,他呼籲要有一個全球性的環保悔改 [5]。但同時他叫人注意到「在衛

 

 

護一個真實的合乎人性環保的一些道德條件上」還做得不夠[6]。人類生活環境的破壞是一件十分嚴重的事,因為天主不僅把世界託付給人,人自己的生命也是天主的恩賜,人該由各種使人墮落的可能中加以保護。一切想照顧和改善世界的企圖,假定「生活的格調,生產及消費的模式,治理今日社會已有的權力結構」[7]都得徹底地改變。人的真實發展常帶有倫理道德的特徵,並預設完全尊重人,不過也該顧及自然世界,並「在意每一物品的特性及它與整個系列的互相關連」[8]。因此,人擁有的改變物體的能力,必須根據原先天主賜給人世物的本意予以發展 [9]

 

6. 我的前任教宗本篤十六世,再度邀請大家「清除使世界經濟癱瘓的那些結構,並修正那些未能保證尊重生活環境的成長模式」[10]。他提示我們,做世界分析,不可分割任何一個面向,因為「大自然之書是統一而不可分的」,它涵蓋環境,生命,性別,家庭,社會關係,等等。結果,「大自然的降級,與人塑造自己共同生存的文化,密不可分」[11]。本篤教宗勸我們得承認,自然環境已遍體鱗傷,都是我們不負責的行為造成的。社會環境也有她它的傷痛。這一切創傷,最後都來自一個惡或一個概念,就是不存在一些無可置疑的真理,指導我們的生命,因此,人的自由沒有限制。豈不知「人不僅是他為自己一個人所創造的一個自由。人不創造自己。是精神和意志,也是大自然」[12]。本篤教宗以父親的關懷,邀請我們意識到受造界所遭受的傷害,「當我們把自己看作至高無上的,把一切都看作是我們的財產,消費只是為了我們。濫用受造界的開端,就在於我們不再承認在我們上面還有什麼,而只看見我們自己」[13]

 

同樣一個顧慮把我們聯合在一起

 

7. 歷代教宗所做的這些貢獻,把無數的科學、哲學、神學專家,以及許多社會組織所作的反省蒐集起來,豐富了教會對這些問題的思考。不過我們也得知道,天主教會以外,其他的基督教會和團體,以及許多其他宗教也廣泛地關注,並深刻地反思這些我們大家所關心的問題。在此只須提出一個突出的例子,我可簡短地回憶一下親愛的大公宗主教Bartolome’ 的一部分貢獻,他和我都懷著我們兩個教會間完全合一共融的希望。

 

8. Bartolome’ 宗主教特別提及每個人都該為他傷害地球的一些作為懺悔,因為「我們所有的人,多少都傷害過環境」,所以都被召請坦然承認「我們多少參與了受造界的變形和被毀」[14]。有關這一點,他一再重覆以堅決和鼓舞的方式勸導我們要承認相反受造界的許多罪:「多少人一直在毀壞天主所造的生物的多采多姿;多少人天天降低大地的完整而帶來氣候異常,然森林被洗竊,毀滅濕地;是人在污染水源,土壤,空氣。這種種都是罪過」[16]

 

9. 同時,Bartolome’ 宗主教號召人注意各種環境問題的道德和靈性的根,這些跟由邀請我們解決問題不只靠技術,還要求人的改變,不然只是在症狀上兜圈子。宗主教建議我們由消費走向犧牲,由貪婪到慷慨,由濫用到分享,總之一句,操練一種修行,它「在於學習給予,而不只是放棄。它是一個愛的方式,漸漸從我想要的,過渡到天主的世界所需要的。它是一個解放:由畏懼、貪婪,和依賴中釋懷」[17]。另一方面,我們基督徒還有一個召叫,就是「把世界作為共融的聖事,作為與天主、與別人、以全球性的尺度共同分享的模式。我們謙虛地相信,在天主創造的無縫衣著的每一細小紋路上,都有天人相遇的契機,連我們地球上的最小一粒灰塵也莫不如此」[18]

 

亞西西聖方濟

 

10.在發揮本通諭時,我不得不找一個美麗的模範來鼓勵大家。在我被選為羅馬主教時,我取了他的名字作我的嚮導和啟發。我深信方濟各是一個卓越的榜樣,在照顧弱小者身上,及在推動整全環保上,這環保、他喜樂地、真實地活了出來。他是所有研究環保,及為之效勞的人的傑出的主保,連許多非基督徒都愛他。他對天主的創造及窮苦被棄的人,顯示出特殊的關注。他愛人,也被人愛,源於他的喜樂,他的慷慨大方,及他的無所不包容的心。他是一名神秘家和朝聖者,生活得簡樸,無比神秘地與天主、與別人、與大自然、與自己和諧一致。在他身上我們覺察到,對大自然的關心,對窮人的公道,對社會的承諾,以及每人自己的內心平安等,是多麼地環環相扣,彼此分不開。

 

11.聖方濟的見證也顯示出,一個整全的環保要求人向超越數學或生物學的其他範疇開放,而把我們與人的特質連結起來。這就像我們會欣賞一個這樣的人,每次他看太陽,看月亮,或看小小的動物時,所給予的回應是唱歌,把其他的受造物放進他的讚美歌裡。他與一切受造物溝通共融,以至給花草講道,「請它們讚美上主,好像它們是具有理性的」[19]。這種回應比一個理性估價或一個經濟打算要多出很多,因為為他來說,任何受造物都是姊妹,有親切的繩鎖把他們結合起來。這樣就不得不照顧一切存在的東西。方濟的弟子聖文德說他「一想起一切受造物都有一個共同的來源時,就滿懷溫情,不能自已,只好給所有的物體,無論怎樣卑微,一個甜美的名字:姊妹」[20]。可別小看這種作風,以之為非理性的浪漫主義,因為這種信服,影響我們在採取行動時所作的各種選擇。如果我們接近大自然和環境時,不知驚愕和讚嘆,在我們與世界的關係上,不使用手足之情及讚賞美麗的語言說話,那時候,我們的姿態將會是宰制者、消費者,或一名純粹的資源剝削者,不知道給自己的眼前利益畫一道界線。反過來,如果我們與一切的存有深深地結合,節制和關懷會自然而然地生出來。聖方濟的貧窮和嚴苛,不只是外在的苦修,而有更深的根:不把客觀世界視為純利用和主宰的對象。

 

12. 另一方面,忠於聖經的聖方濟,主張把大自然看為一部書,天主在這書中與我們說話,這書也反映祂的美麗和慈善:「我們可以從受造物的華美壯麗,推想出它們的創造者」(智十三5),而「祂那看不見的特性~即祂永恆的大能和神性~已清晰可見,就是憑著受造物的萬物可以辨認出來」(羅一20)。所以聖方濟要求他們的會院,常在園中留一塊地不予耕種,讓野草在那塊地上滋長叢生,這樣,那些會欣賞這些野草的人,得以舉起他們的心向上,想到天主、無盡美善的創造者[21]。世界不只是一個需解決的問題,更是一個喜樂的奧跡,我們以歡欣雀躍的讚美予以觀瞻。

 

我的號召

 

13. 維護我們共同的家這一緊急挑戰,包括盡力把整個人類大家庭聯合起來,一同尋求持久的、整全的發展,因為我們都心知肚明,世事是可以變的。造物主不會拋棄我們,祂在其愛的計畫上從來沒有後退過,也不後悔創造了我們。人類還擁有合作建設我們共同之家的能力。我在此承認、鼓勵、感謝,在許多不同領域工作的所有的人,他們的作為給我們保證,我們共同的家有所保障。特別值得感謝的,是那些為世上最窮苦的人奮鬥不懈、努力解決他們生活中的環境惡化的悲劇後果的人。青年人向我們要求改變,他們問,怎麼可能建設一個更好的未來,而不思考環境危機,及那些被排拒者的許多痛苦。

 

14. 我緊急呼籲展開一場新對話,討論我們如何建構地球的未來。我們需要一場把我們結合起來的交談,因為我們生活的這個環境挑戰,及其來自人的許多根由,都牽涉到我們,席蓋所有的人。世界環保運動已走過漫長而豐富的路,並產生了許多城市中的協會和集團,助長普遍的意識化。可惜,許多尋找環保危機具體解決的努力,每每徒勞無功,不僅因為受到有權有勢者的拒絕,還因為其他的人不感興趣。阻礙解決之路的態度,在信友中也有,由否認問題的存在到無關痛癢,到舒適地順其自然,或到盲目地信任技術的各種解決。我們所需要的是一個新的普遍團隊關懷。就像南非主教們曾說過的,「必須所有的人用他們的才幹和投入,來補救人給天主的創造所帶來的傷害」[22]。我們所有的人都能合作,做天主的工具,來照顧天主的創造,每個人由其文化、經驗、各種創意和能力出發。

 

15. 我希望這封加入教會社會訓導的通函,幫助我們體認我們所面對的挑戰,既大、又急、又美。首先,我要簡短地巡視一下目前環保危機的不同面向,目的是採用手邊有的今日科學研究的最好成果,讓科學深深地質問我們,並提供一個具體的基礎,領導我們走道德和神修的路,這就是接下去要指點的。從這一觀點出發,我要重拾猶太/基督傳統中的一些道理,為給我們對環境的承諾一個更大的連慣性。然後我嘗試追尋目前實況的根,期望不僅看一些症狀,還看到更深的

 

原因。如此,我們才能提出一個多面向的環保,而把人在這世界中、及人與圍繞他的一切之間的關係,放在特殊的地位。在這一反省的光照下,我打算朝著一些交談和行動的廣泛路線前進,既包括我們中的每個人,也捲入國際政治。最後,我既深信,一切改變需要一些動機和一條教育之路,我將提供一些領人成熟的路線,這些都是從基督徒的神修經驗中所啟發的。

 

16. 雖然每一章有其專有的主題和特殊方法,有時卻重溫前幾章已談論過的重要問題,現在是從一個新的角度來看。特別是貫穿本通諭的幾個軸心問題尤其如此。舉例來說:窮人與地球的脆弱之間的密切關連,世界的一切連為一體的信念,對新典範、及對由技術所生的權力方式的批判,邀請尋找對經濟和進步的其他懂法,每一受造物的本身價值,環保的人文意義,坦誠公正辯論的重要性,國際和地方政治的重大責任,丟棄的文化及一個新的生活格式的建議。這些主題不關閉,也不離開,而會不斷地重新提出,並予以更豐富的發揮。

 

              第 一 章

 

           正在我們家裡所發生的事

 

17. 有關人類和世界所作的神哲學反省,能給人一再聽到重覆和抽象訊息的印象,除非我們把這些反省與眼前的歷史脈絡對照,由之出發,重新呈現,而突顯出人類歷史尚未出現的一面。因此,在指點信仰帶來的新動機和新訴求,以面對我們所歸屬的這個世界以前,我打算先稍停留一會,斟酌一下我們共同的家正在發生什麼事。 

 

18. 在人類和地球的許多改變不斷加速之外,今天又添上生活和工作節奏的加緊,就是有些人常說的「快馬加鞭」(rapidacio’n)。改變固然是複雜體系動態的一部分,但人所強加的行動速度,與生物演變的自然緩慢是對抗的。在此又加上一個問題,就是這一快速、持續改變的那些目標,不一定指向人類公益和人的持久與整全的發展。改變是值得期盼的,但是如果改變使世界及大部分人的生活品質惡化,就令人擔憂了。

 

19. 在一段對進步及對人的能力寄以非理性的信賴時期之後,現在社會一部分人士終於進入了一個更高的意識階段。對環境及對大自然的照顧,人的敏感度逐漸提升,為我們的地球所呈現的狀況,也生出誠懇的、痛苦的憂慮。我們不妨在此巡視一遍,即便不會完整,但總可正視一些令我們不安,而又不能藏在地毯下的問題。目的不是蒐集資料或滿足好奇心,而是痛苦地意識到、並敢於把世界所遭遇的不幸,當作我們個人的痛苦,這樣體認出每個人所能作的貢獻。

 

I. 污染及氣候變異

 

污染,垃圾及丟棄的文化

 

20. 有些污染的方式,每天在傷害人。置身在污染的氣氛中,人的健康承受許多後果,特別是那些最窮的人,千千萬萬的人因污染而早死。例如,燒飯和空調的燃料所發散的煙吸收過多,會使人生病。加上許多影響大家的污染:交通,工廠的煙,使土壤、水源酸化的地下存貨,肥料,殺蟲劑,殺真菌劑,雜草控制物,及一般的農地毒理學。技術和理財連在一起,企圖解決一切問題,其實二者都沒有能力看出,事物之間存在著的許多問題,及彼此關連的奧秘,因此二者每每解決了一個問題,卻製造更多其他的問題。

 

21. 也該考慮垃圾所帶來的污染,包括不同環境裡的許多廢料。每年生產的百千萬頓的垃圾,其中許多垃圾是無法溶解的:住家和貿易的垃圾,拆遷的垃圾,診所、電子,及工業的垃圾,都是一些高度有毒和放射性強的垃圾。我們的家、大地,好像日益變成一棟儲污積垢的大倉庫。很多地方,有一些老人家響往著過去的那些景色,現在卻被垃圾掩沒了。無論是工業垃圾或城市鄉間所用的化學產品,都能給住在附近的人民的身體結構,帶來生化積累的效果,這種事,連在有毒因素不多的地方,也會發生。很多次,只在人的健康已受到無可挽救的惡果時,才採取一些措施。

 

22. 這些問題與丟棄的文化密切相關,而這種文化不僅損害被排拒在外的人,也影響許多事體,使之迅速變成垃圾。舉例來說,所生產的紙張,大部分浪用掉,而不再用。我們不大容易承認,各種自然環保體系的運作,堪做人的模範:植物用合成營養來滋養吃草的動物,一部分動物提供滋養給肉食動物,而這些動物供給相當多的有機渣滓,用來培養新一代的植物。相反,工業體系,在生產和消費週期完畢後,沒有發展吸收和再用渣滓和廢料的能力。至今還沒有成功地採用一種循環生產的模式,可以為所有的人及未來的世世代代,確保有限的資源。要想做到這點,假定盡量少用不可再生的資源,節制消費,把利用資源的績效提升到最高點,一再使用及循環使用。這樣處理問題,才是與丟棄文化對抗的方式,最後會影響整個地球,但我們發現,朝著這一方向的進展,至今還是十分有限。

 

作為公益的氣候

 

23. 氣候是公益,屬於大家,為了大家。在全球的層面上來說,氣候是一個複雜的系統,牽涉到人生活中的許多基本條件。有一個科學的十分牢固的共識指出,我們已陷入一個令人擔憂的氣候系統的暖化。最後這幾十年來,這一暖化帶來海

 

嘯和海水的不斷上漲,而氣候兩極化的增加,也不能不視為暖化的影響,除此以外,就不易為每個特殊現象找到有科學證據的原因了。人類已不得不意識到必須改變生活、生產,和消費的方式,來克服這暖化,或至少盡力降低產生或加重暖化的人為因素。的確,也有許多別的因素(如火山爆發,地球軌道和軸心的轉移,或太陽週期),但是許多科學研究顯示,最近幾十年的地球暖化,是由於溫室效應的氣體過於集中(炭酸酐,甲烷,氮的氧化物,及其他),這些氣體主要是來自人的作為。許多氣體集中在大氣層裡,阻礙地球所反映的日光的熱,分散到太空裡去。這一現象,尤其因了目前的發展模式而加重,這模式全靠採用化石燃料當做動力源能,而形成全世界動力系統的核心。最後,改變土地應用的作法日益增多,也有影響,主要是濫伐森林,變為農地。

 

24. 反過來,暖化、對碳(不是炭)的週期有多種影響。[現代漢語詞典:碳,非金屬元素,符號C:carbonium,有三種因素益形體,即金剛石、石墨和非結晶碳。碳的化學性質穩定,在空氣中不生變化。碳、是構成有機物的主要成分,在工業上和醫藥上用途很廣。] 暖化造成一個惡性循環,使情況更加嚴重,因為暖化影響某些絕不可少的資源、像飲水、能量,及熱帶農產品等的自由支配,並且引發地上部分多樣性的生物消逝。南北極與高原冰山的融化,會發出高危險的沼氣,而凍結的有機物的解體能加強炭酐的溢出。至於熱帶森林的消失,更惡化了事態,因為森林有助於調節氣候。炭酐產生的污染增加海洋的酸性,而危害海產營養品的供應。如果目前的趨勢這樣繼續下去,本世紀可能就要見到從未見過的氣候變異,及從未發生過的環保體系的摧毀,其嚴重的後果無人逃得了。比如說,海水平面的增高,能造成十分嚴重的情況,因為世界的四分之一人口,沿海生活,或距離海洋很近,而大部分的億兆人口大城,都住在沿海一帶。

 

25. 氣候變異是一個全球性的問題,重大的面向涉及環境,社會,經濟,分配經濟和政治經濟,而給人類提出目前一些主要挑戰中的一大挑戰。氣候變異的最大衝擊,大概會在今後的幾十年裡,落在發展中的一些地區。許多窮人生活在與暖化現象有關,也就是特別受其影響的地方,而供應他們生活的物資,全靠自然資源,及環保系統的服務,如農業,魚業,和森林資產。他們沒有其他的理財經驗和其他資源,可以適應氣候的影響,或大災大難的情況,而各種社會福利和保障,也不得其門而入。舉一個實例來說,氣候的變異引起動植物的移棲,而不常能適應,這又影響較窮苦的人的生產財力,逼使他們也不得不移住,卻對自己的生命和子女的未來毫無把握。為逃避苦命惡化而移住的人口的劇增,對環境的降級,是悲劇性的,但在國際會議中,不認為這些移住的人是難民,他們只好負起被人遺棄的生命的重擔,沒有任何合法保障。可悲的是,今天在世界各地所發生的這些悲劇,人們普遍地冷漠以對。面對我們兄弟姊妹的這些悲劇而無動於衷,表示人對自己的同類已失去責任感,而整個公民社會是建立在這個責任感上的。

 

26. 那些資源豐富和握有經濟或政治權力的人,好像只知道全神貫注於掩飾問題真相或隱藏各種症狀,最多也不過是設法減少氣候變異的一些消極影響而已。但是有許多症狀顯示,這些影響將會日益嚴重,如果我們不改變目前的生產和消費方式。因此現在急迫需要發展的,是一些政治策略,盡量在今後幾年裡,大量降低炭酐及其他高污染氣體的發射,例如,發展可恢復的動力的來源,代替化石燃料的使用。世界上,乾淨而又可恢復的動力的來源的確不多,當務之急,是發展一些足以積蓄這些能源的技術。有些地方,已開始了某些不無意義的進展,雖然尚未達到足夠的分量。在生產和運輸方式上,也有人投資,減少消耗能源、採用較少原料,如在房屋建築和衛生設備上,以求增加能源的效用。不過,這種妥善作法並不普遍。

 

II. 水的問題

 

27. 目前狀況的一些其他指標,與自然資源的枯竭有關。我們都知道,那些很發展的地區,及各種社會中較富裕的部門、那種花費和揮霍,已達到聞所未聞的程度。剝削地球的某些過度極限雖然已經降低,但是貧窮問題仍未解決。

 

28. 乾淨而可喝的水,是第一個重大的問題,因為無論是為個人生活,或為地球和水源環保系統,水都是不可或缺的。淡水水源,供應衛生保健,農牧業及工業所需。歷史中,相當一段時間,水的提供正常穩定,但是現在,許多地方,對水的要求,超過人能持續供給的量,而造成短期或長久的嚴重後果。許多大都市依賴儲水的一定水平,現在它們正受到減少供水的時段,而在關鍵時刻,又不常有一個相稱的管理,和公正無私的作法。社區缺水,在非洲尤其嚴重,那裡廣大的人民集中區,沒有可靠的飲水可用,或居民遭受乾旱,難以生產食糧。世界其他各地,有的水源豐富,有的十分缺乏。

 

29. 一個特別嚴肅的問題,是那些窮人能用的水的劣質,每天造成許多人的死亡。窮人中的許多疾病都與水有關,包括那些細菌和化學因素造成的疾病。與衛生服務及水的供應不足有關的腹瀉及霍亂,是嬰兒的受苦和死亡的一個重要因素。許多地方的地下水,受到一些採掘工程、及農業與工業所造成的污染的威脅,尤其是在那些沒有足夠的規範和控制的地區。也不要只想到工廠的為害,許多地方的人民所用的清潔劑,及許多化學成品,也不斷地流入河流、湖泊,與海洋。

 

30. 在可用之水的素質不斷惡化中,有些地方有人將此難得的資源:水,變為私人財產,把水變為商品,而用市場用的法律加以控制管理。事實上,使用安全飲水,是人的基本權利,既重要,又普遍,因為這權利確定人的生存,因此也是運用其他人權的預設條件。這世界欠窮人一筆很大的社會債務,由於不讓他們使用

 

飲水,因為這是否決了他們的生命權,這個基於人性尊嚴的不可剝奪的權利

這一債務的部分清償方式,是給最窮的人一些經濟支援,讓他們有乾淨的水,及衛生健保設備。可是我們只見到水的濫用,不僅在已發展的地區,也在那些不大發展卻水源豐富的地方。可見,水的問題一部分是教育和文化問題,因為在一個十分不平等的脈絡中,對上述的那些行為的嚴重性,人毫無意識。

 

31. 一旦、水變的更少,會引起食品及其他用水培植的出產品的價格的提升。有些研究已發出警告,在幾十年內,可能發生水的奇缺現象,如果人不即刻有所行動。至於其引發的環境影響,能牽涉到千百萬的人,然而可預料的是,世界各大企業對水的控制,將成為本世紀主要衝突的原因之一 [23]

 

III. 生物多樣性的消失

 

32. 地上的資源遭受洗竊,也來自人對經濟,和商業與生產行動的短視理解。大森林和樹林的消失,同時帶來物種的減少,這些物種在未來可能代表極其重要的資源,不僅為提供食品,也為治病及其他許多用途。不同的物種含有各種基因,將來可能成為關鍵資源,用以解決人類的某一急需,或調整一個環境問題。

 

33. 雖然如此,只把不同的物種視為偶然可以採用的「資源」是不夠的,不可忘記它們本身有其價值。每年消失成千上萬的動植物物種,我們不得認識它們了,我們的子孫也看不到了,它們永遠消失了。這些物種,絕大多數的消亡,都與人的某一行動有關。因了我們的緣故,成千上萬的物種不再以它們的存在光榮天主,也不再能給我們傳遞它們的訊息。真是豈有此理。

 

34. 一種哺乳動物或一種鳥的消逝,因為清楚易見,也許會令我們感到不安。但是環保系統的正常運作,也需要蘑菇,海藻,毛蟲,昆蟲,爬蟲,和不計其數的其他微生物。有些為數不多的物種,一般不為人知,但為穩定某一地區的平衡,卻扮演著基本的調節作用。當地理系統進入危機狀況時,人固然應該干預,但是今天,在如此複雜的大自然事體上,人的干預造成的後果是,人的作為帶來不斷的災難,災難引發人的再度干預,結果,人的行動無所不在,一切風險也就隨之而來。這樣產生一個惡性循環:人的干預為解決一個問題,多次卻使狀況更難以收拾。舉例來說,許多小鳥和昆蟲因農藥的毒害不見了,其實,那些蟲鳥是有益於農作物的,現在不見了,就須找一些技術來代替,而可能又帶來新的傷害。許多想解決人所造成的許多問題的科技努力和研究,是值得稱讚、甚至驚嘆的,不過仔細一看,我們會發現,人的干預層面,往往是為財政和消費主義服務,使得我們所住的地球,事實上變得更窮更醜,日益縮小、消沈,而同時技術的發展和消費的供應,卻繼續無限度地前進。這種作法,好像要取締無以替代、無法複製

 

的自然美,而由我們來製造另一種美。

 

35. 當分析某一事業對環境的影響時,人們習慣考慮的,是其對土壤、水,和空氣所帶來的後果,但不常作仔細的研究,追問其對生物多樣性的影響這一層次,好像某些物種、或一些動植物群的消失,無關緊要一般。興建大馬路,開發新耕作,圍鐵絲網,修水庫,及其他許多建築,逐漸佔領產地,有時把這些產地亂加分割,使得動物群不能自由地移動或遷住,結果有些動物物種,瀕臨消滅的邊緣。本來有些其他的作法,可以減少這些工程的危害,比如建造生物遊廊等,但有此用心,做這類預防的國家為數不多。至於商業上的物種開發的人,他們並不常研究物種成長的方式,以避免物種過度減少,而造成環保系統的失衡。

 

36. 各種對環保體系的用心,都假定一個超越只看目前和當下的視野,因為當人只尋求經濟快速而容易的回饋時,就不會再有人真正關心其持續性了。而人的疏忽和自私所造成的許多傷害,遠遠超過他們所能得到的經濟利益。有關某些物種的消失或深重的受害上,與之一同賠上的各種價值是無法估計的。這樣,我們已默默地見到,當人企圖獲取重大利益,卻讓其他的人,現在的和未來的人,付出環境惡化的極高代價,會挾帶多少和多嚴重的人間不平等。

 

37. 有些國家已在進行一些特定地方和區域~~在陸地和海洋上~~的有效保護,不允許任何能改變其面貌,或轉移其原來結構的人為干預。在照顧生物多樣性上,專家們強調,必須特別注意那些富於多元物種的地帶,如地方性的,不多見的,或受到較少有效照顧的物種地帶。有些地區要求特殊的照顧,因為那些地區為世界環保體系十分重要,或因為儲存著重要的水源,為生活的其他層面提供保障。

 

38. 舉例來說,巴西亞馬遜河及剛果河谷,和其他的大水庫和大冰庫,都是地球的肺臟,生物多樣性的溫床。這些地區為整個地球和人類未來的重要性,是眾所周知的。熱帶森林的各種環保體系,涵蓋一種十分複雜的生物多樣性,幾乎不可能全部認清,我們只知道,當這些森林被焚燒或被夷平以發展耕作後,不到幾年,無數的物種便不見了,甚至林地變成了荒野。然而,在談論這些地區時,必須保持一個微妙的平衡,因為不可不知,有些超大的國際經濟利益,以照顧這些地區為藉口,最後可能侵犯到他國的主權。事實上,的確有「把亞馬遜河國際化的多種提議,那都是為了一些跨國集團的經濟利益作想的」[24]。值得稱讚的是,有些國際機構和公民社會的組織,正在喚醒人民,並批判性地與政府合作,有時也用合法的施壓方法,使得每個政府盡好他不得轉讓的本分,保護其地區的環境及自然資源,不出賣給任何僞造的地方利益或國際利益。

 

39. 野生植物移植到種樹的森林裡,這些樹普通是單獨栽種的,對此,也沒有作

 

足夠的分析。其實,這能嚴重地影響生物的多樣性,因為有的生物不接納移植過來的新品種。許多濕地轉變為耕作用地,便失去該地先前所容納的極大的生物多樣性。有些沿海地帶,那些為熱帶低濕地叢林所組成的環保系統的消失,不能不令人擔心。

 

40. 世界的各大海洋,不只儲存著地球上大部分的水,也保有大部分各種生物的豐富品種,其中許多我們還不認識,卻已受到多方面的威脅。另一方面,河流、湖泊,及海洋中的各種生物,養活世界人口的許多人,卻因捕魚業的沒有控制,而招致某些魚類的明顯減少。今天仍然繼續發展的一些捕魚挑選方式,糟蹋大部分捕獲的魚。有些我們不在意的海產,如一些浮游生物,特別受到威脅,這些生物構成海洋食物鎖練的很重要的一環,我們用來當食物的,其實都靠這些生物。

 

41. 進入熱帶和亞熱帶海洋,我們會發現珊瑚柵欄,它們就像地上的大森林,收容近百萬的品種,包括魚,蟹,軟體動物,海綿,水藻等。世上許多珊瑚柵欄今天已荒廢,或日益消退:「誰把這妙不可言的海洋世界,變成了海底墳場,沒有生命,沒有色彩?」[25]。這一現象是由於海洋被污染,這污染來自多方面:濫伐樹木,單一種植,工業排泄,捕魚的破壞性方法,特別是用氰、和炸藥。海洋溫度增高使這現象惡化。這一切讓我們體會到,任何一個對大自然的行動,都帶有我們一時注意不到的後果,而有些剝削資源的方式所付出的代價,是環境的惡化,這惡化最後會達到海洋深處

 

42. 必須大量投資研究,以進一步瞭解各環保系統的運作,並適當地分析任何重要的環境改變所帶來的各種不同影響。既然一切受造物都彼此相關連,就該以情感和訝異品價每個受造物,我們、一切的存有,都彼此需要。每一地區都有責任照顧它這個家,而應該作一分該地所擁有的物種的詳細清單,以供發展一些保護的程序和策略,對一些瀕臨消失的品種特別予以關注。

 

IV. 人生活品質的惡化與社會的降級

 

43. 如果我們不忘記人也是這世界上的一個受造物,有其生存和過幸福生活的權利,並且人更有一個很特殊的尊嚴,就不能不考慮環境降級,目前的發展模式,以及對人生命的丟棄文化等所造成的種種後果。

 

44. 比方說,我們今天覺察到許多城市的過度和凌亂的成長,使城市變成不衛生的地方,不僅由於毒物的發射,也因了都市混亂,交通擁擠,及視聽的污染。許多大城市只是些龐大無效的結構,過量地耗費能源和用水。有些城區,雖然是新建的,已擁擠髒亂不堪,沒有足夠的綠地。這個地球上的居民,不該越來越被

 

水泥,瀝青,玻璃,和五金所淹沒,與大自然完全隔絕。

 

45. 有些鄉間和都市的地方,空間的私有化,使得一些特別美麗的地帶,市民難以涉足。另有些地方,興建「環保」市區,但只是為少數人享用,這些市區盡力避免外人進入,以免他們打擾了那個人造的安靜。在一些「安全」領域裡,不難見到一座美麗的城市,遍地綠意,照顧周全,但在那些被社會遺棄的人所住的地帶,就見不著了。

 

46. 全球蛻變的成因有以下種種:技術革新後的勞工工作條件,社會的排斥,能源及其他服務供應及消費的不平等,社會分裂,暴力增加及社會侵略的新方式興起,麻醉品販賣及青年人吸毒人數的上升,自我認同的喪失。這些跡象中的一部分,已足以顯示,過去的兩個世紀,並不是在各方面都代表了一個真實的整全進步,和生活品質的改善。上述的某些跡象,反而是社會真實惡化的一些症狀,默默地使社會整合與共融的韌帶破裂。

 

47. 再加上數字世界的多媒體動力,無孔不入,這不幫助人發揚一個智慧人生的能力,不會引人想的深刻,愛的大方。過去的大聖、賢人,在這脈絡裡,在資訊吵雜的分散力中,也許他們的智慧已無用武之地。這一切要求我們,把這些媒體轉為人類文化新發展的契機,而不是讓人的最深的生命富藏反而變窮。真正的智慧,是反省、交談,及許多人慷慨地彼此碰面的成果。智慧不是純粹地堆積許多資料,結果固然飽和了,但卻是滿天霧氣,造成一種心靈的污染。今天還有一種趨勢,就是用互聯網來代替與別人的現實交往,因為跟人直接交往有更多的挑戰,互聯網卻容許人隨意篩選或剔除彼此的關係,而產生一種新型的人造感情,出自人安排的裝置和銀幕,而不是來自真人和大自然。目前的媒體包裝容許我們互通,並分享個人的認知和情感,然而有時也阻礙我們直接碰觸到別人的焦慮,震驚,和喜樂,以及他們個人經驗的複雜性。因此種種,無怪乎在這許多產品的充分供應中,在人際關係上,卻展開一種深沈的、憂鬱的不滿,或一種有害的孤立。

 

V. 全球性的不公平

 

48. 人的生活環境與自然環境,是同步惡化的,我們不能適當地對付環境的惡化,而不注意那些使人和社會水平降低的許多原因。事實上,環境與社會的惡化,特別影響地球上的弱者:「無論是日常生活的共同經驗,或科學研究,都顯示所有的環境侵略的最嚴重後果,都由最窮的人承受」[26]。例如,魚類存量的枯竭,特別損害那些靠手工捕魚的人,因為他們沒有替代方式。水的污染特別影響窮人,因為他們買不起包裝水。海水平面升高最影響沿海居住的窮人人口,因為他們無處遷移。目前的許多失調,也暴露在許多窮人的提早逝世上,在資源缺乏引起的

 

許多衝突上,及在許多其他問題上,世界行事錄,好似沒有足夠的空間討論這些問題[27]

 

49. 在此,我想提醒一句:一般對那些被社會排除的人的許多問題,沒有清楚的意識,而這種人佔地球人口的大部分,有幾千萬之多。在今天的國際政治和經濟討論中,也提及他們,但是好像把他們的問題,每每只當作一個附錄,一個不得不加上的問題,或順便帶過,即便不把這些問題視為不重要的傷害。事實上,在具體實行時,這些問題大多排在最後。個中原因,一部分是因為許多專業人士,輿論界,大眾媒體,及權力中心,都離這些人很遠,他們居在隔離的市區,不直接觸及到人們的問題。他們在一個舒適的開發籌劃,和高品質的水平上生活、反省,不是世界大部分人口所能接觸到的。這種身體接觸和相遇的缺乏,有時因我們城市的解體而加劇,終於腐蝕良心,並以歪曲的分析掩蓋部分事實。這有時與一篇風流的(verde)演說是相行不悖的。不過我們今天不得不承認,一個真實的環保計畫,常會變為一個社會計畫,這一計畫在討論環境時,應該放進正義的主題,用以聆聽大地的呼聲和窮人的呼聲。

 

50. 有些人,不知解決有關窮人的問題,也不設想一個不同的世界,而只會提議減少人口出生率。有國際性的種種壓力,加在發展中的國家身上,把經濟協助與一些所謂的「健康生產」政策連在一起,以之為經援的條件。但是,「即便人口與可用資源的分配不均,的確給發展及持續性的環保造成阻礙,不過也該承認人口成長,與整全的和團對性的發展,是毫無衝突的」[28]。歸罪於人口的增加,而不管某些人的過分的、與精挑細選的消費,不是面對問題的正確方法。這是想要把目前的分配模式合法化,就是少數的人相信有權做大量消費,即便不可能予以普及化,因為地球連這種消費所產生的垃圾也容納不下。除此以外,我們知道,人類所出產的食品,幾乎三分之一濫廢掉,而「所糟蹋的食物,等於是從窮人的飯桌上奪走的」[29]。無論如何,確實要注意各地人口分布的不均,無論是各國的,或是全球的,因為消費的增加,會給各地區帶來許多複雜的情況,這情況是由許多問題貫串在一起所造成的,諸如環境污染,交通擁擠,垃圾堆積,資源消失,生活品質等。

 

51. 不平等不僅影響個人,也影響整個國家,使人不得不想到要有一個國際關係的道德倫理。因為存在著一個真實的「環保之債」,特別是在北半球與南半球之間。這一債務牽涉到許多的貿易不平衡所帶來的環保後果,也涉及歷史中有些國家不均衡地、沒有分寸地採用自然資源。有些原料的輸出是為了滿足工業化的北半球的市場,卻造成輸出地的傷害,如金礦的水銀污染,或銅礦的硫黃二氧化物。特別要估計全球為存放廢氣所用的空間,兩個世紀以來所累積的廢氣,現在影響著世界上的所有地區。一些富裕國家的龐大消費所引來的暖化,在一些貧窮國家

 

感受特深,尤其在非洲,那裡溫度的升高,加上乾旱,使耕作的收穫像遭到一場浩劫。還有向發展中國家輸送的硬體和液體的有毒垃圾、所造成的傷害,以及在一些尚未發展國家的某些企業所著手的污染作為,是他們在自己的國家不能發動的:「我們每每發現,如此作為的企業,是多國家的,他們在此所作的,是在已發展的國家,或所謂的第一世界,不容許的。一般來說,他們停止工作和退休時,會留下人事和環保的大債務,諸如失業,無生氣的人民,某些自然資源的枯竭,森林凋謝,當地農業與畜牧的衰退,遍地坑洞,丘陵遭踏碎,河流被污染,幾種僅存的社會工作,已支持不下去」[30]

 

52. 貧窮國家的外債變成受人控制的工具,但是環保債不是如此。發展中的國家保有許多重要的生物品種,這些國家以不同方式,繼續給富裕國家提供發展的資源,卻賠上了自身的現在和未來。南半球的窮人地區固然富足,並少受污染,但是人民要想擁有財產和資源的所有權,以滿足他們的生活所需,卻不得其門而入,因為有一道結構性的邪惡系統,控制著種種貿易關係和產業權,阻隔了其他人的去路。那些已發展的國家必須出來消除這個債務,首先自己盡力降低使用不能再生的能源,其次給最需要的國家提供資源,以支援那些旨在推動持續發展的政策和規劃。較窮的地區和國家不易採用新發明的模式以降低不利環境的影響,因為他們沒有能力發展所需要的進程,也無力擔負其代價。因此,我們必須清楚地意識到,在氣候變異上,有種種不同的責任,就像美國主教們曾說過的,必須特別聚焦「在窮人、弱者,及易受傷害者的人身上,因為在一般會議桌上所討論的,大多是最有權勢者的利益」[31]。我們有必要加強意識:所有的人、我們,只不過是一個家庭。沒有任何政治或社會的界線或柵欄可以隔開我們,也就是為此,也決沒有任何空間,可讓「漠不關心」全球化。

 

VI. 反應的微弱

 

53. 這種種情況引發大地姊妹的哀嚎,這一哀嚎與世上許多被遺棄者的哭泣合在一起,一同高喊,人類得校正其生活方向了。我們從來沒有像剛過去的這兩個世紀那樣地蹂凌、傷害了我們的共同居室、大地。然而,我們蒙天主召叫,是要做天父的工具,好讓我們所寄居的地球,回應天主創造大地時曾有過的夢想,回應祂的和平、美麗,和使一切滿全的計畫。問題在於我們還沒有一個大家所需要的文化,以面對目前的危機,我們急需設立一些領導巨首,來規劃路線,尋求關注現代人的各種需要,不遺漏任何人,同時也不妨害未來的世代。這樣,無可避免地要創立一個規範性的系統,涵蓋一些不可超越的界線,以擔保各種環保系統得到保障,搶先一步創立這系統,不讓經濟技術範例所設計的許多掌控的新方式,發揮其效用,不單摧毀全世界的政治,並且也奪去了個人的自由和社會的正義。

 

 

54. 國際政治在這一方面的反應微弱,頗引人注意。政治屈從技術和財政,在多次環保高峰會議的失敗上,畢露無遺。有太多的個別利益作祟,而經濟利益面對公益很容易佔上風,且進一步操縱媒體,以免自己的各種計畫遭受損害。循此路線,拉丁美洲主教會議的阿巴熱西達文件(el Documento de Aparecida)提出要求,「在干預各種自然資源時,不讓那些經濟財團的利益佔優勢,它們已不合理地摧毀了生命的源流」[32]。經濟與技術的連盟約,最後會把一切不能產生其當下的直接利益的因素排除在外。這樣所能期待的,只是一些慷慨而膚淺的言詞,一些分散的博愛行為,而對環保領域想努力表達的敏感度,一遇到某些社會組織有意做些改革,即刻另有看法,以那些改革者為浪漫的幻想家,只會製造麻煩,或成為必須迴避的障礙。

 

55. 有些國家已逐漸顯示有明顯的進步,他們發展有效的控制,並更坦誠地打擊貪污腐敗。各民族間,也已有更高的環保敏感,雖然還沒有改變消費的惡習,消費沒有減少,反而擴張、發展。在此,只舉出一個簡單的例子,即空調使用的增加和密度的提高。市場為了直接受惠,盡力刺激其需求。如果有人從外界觀察地球社會,面對這種好似自殺的行為,一定會大感震驚。

 

56. 在這同時,那些經濟強權,繼續認定目前的世界制度是合理的,在此,算數的是投機活動及尋求財政收入,不必顧慮任何脈絡,及對人的尊嚴和四周環境所造成的後果。這就明示環境的低落與人文和倫理道德的低落是密切相關的。許多人會說,他們並不知道是在從事不道德的行為,因為不斷的分心走意使他們失去勇氣,來發現世界的有限與有終這一事實。所以,今天「任何易碎的東西,就像四周環境,在神化了的市場利益,及這些利益變為絕對的規範面前,已毫無保障可言」[33]

 

57. 可預見的是,在某些資源枯竭以前,會為新的戰爭搭上一座有利的舞台,一些化妝為高尚報復的戰爭。戰爭常給四周環境,及各民族的文化富藏製造重大的傷害,而當想到核武及生化武器時,所冒的風險更是大到千百倍。因為「雖然已經有些國際協議,禁止化學、細菌,和生化戰爭,但事實上,在許多實驗室裡,繼續研究發展新式攻擊武器,這些武器一旦採用,足以改變大自然的平衡」[34]。政治一方面,必須更加注意,預防及解決那些可能造成新衝突的原因。只不過,財經權勢是這種努力的最大阻礙,而那些政治家們的規劃,普通都缺乏寬廣遠大的視野。任何一個政權,當急迫需要干預時、它卻無能為力,這樣的政權今天還有什麼值得維護的呢?

 

58. 某些國家,在改善環境上,也有積極的成功示範,如過去多年被污染的河流得以淨化而轉為清澈,或不少土著的森林得以恢復,或用環境保衛的一些工程美

 

化景觀,或興建居民宿舍的高美學價值,或零污染的原能生產,及大眾交通的改良。這些行動雖不解決全球的所有問題,但的確證實,人依然知道積極地干預世事。人既然是為了愛而被造的,在他的許多限制中,仍然不可避免的會萌生慷慨、團隊,和關懷社會的許多行為。

 

59. 在這同時,又有一種膚淺或表面的環保在成長,它使人麻痺,叫人以樂於知天命為藉口,而不必負起責任。就像在危機深重的那些年代、所慣於發生的,時代要求人做出果斷的決定,我們卻被誘惑作些幻想,妄想正在發生的事不一定就是如此。如果我們只看表面,除了一些可見的污染和惡化的跡象外,好像事態並不那麼嚴重,我們的地球在目前的情況下,還能維持很久。這種逃避姿態,讓我們繼續這樣活下去,繼續這樣生產、這樣消費下去。這就是人的自處之道,用以滋養所有的自我毀滅的積習:設法不看這些惡習,掙扎著不予以承認,把重要的決定往後推延,行事做人,若無其事。

 

VII. 意見的分歧

 

最後,我們得承認,有關現況及多種可能的解決方案,發展了不同的觀點和思想路線。兩種極端之一是,有批人拼命支持進步的神話,一口咬定環保的所有問題,都可用新的科技予以解決,不必考慮倫理道德,也不必做徹底改革。另一極端,有些人認為,人之為人,只要有他伸手干預,就會造成威脅,而灼傷世界環保系統,因此必須在地上減少其存在,以防止其任何形式的插手。在這兩極之中,一個正確的反思,應該認清未來的許多可能變局,因為解決之路不只一條。這樣才會容許多方面的投注,而形成彼此之間的對話,大家一同尋找各種整全的答案。

 

61. 許多具體的問題,教會不必提出決定性的答案,教會卻認為自己應該會聽,並該推動學者之間的坦誠討論,尊重各種不同的意見。不過只須誠實地著眼看一下現實,不難發現我們共同的家已遭到浩劫。幸虧有望德邀請我們認定常有出路可走,我們常可調整方向,也常可有所作為來解決各種問題。雖然如此,好像已出現有一崩潰點的某些症狀,其造因是許多改變及惡化的速度很大,呈現在許多地區性的自然災難,和社會或財政的危機上,因為世界的許多問題,不可用孤立的方式加以分析或解釋。特別是有些地區已陷入危急狀態,不必預告大災大難,有目共睹的是,目前的世界秩序,從許多不同觀點著眼,都是無法維持下去的,因為我們已不再思考,人的各種行為,究竟有哪些目標:「只須巡視一下我們地球的某些地區,不難即刻體會到,人類對天主的許多期待,令祂大失所望」[35]

 

第二章

創造的福音

 

62. 為何在這道指向所有善意人士的文件中,放進一章與有信仰者的信念有關的論述?我知道,在政治和思想界,有些人強烈地拒絕有一位造物主的概念,或以之為無關緊要,以致把各宗教能給一個整全的環保,和人類的完滿發展,所提供的富藏,打入非理性的冷宮。另一些情況中,有人把宗教視為一個次文化,不得不予以忍受而已。其實,科學與宗教為存有界,帶來不同的視角和觀點,可以進入一場雄厚的對話,使雙方獲益良多。

 

I. 信仰所提供的光

 

63. 如果我們注意到環保危機及其多方面的原因是如何地錯綜複雜,就不得不承認任何解決方案不可只靠唯一的一種解釋事實和轉化事實的方式,而必須也尋求各民族的不同文化財富,重視藝術和詩歌,注重內心生活和靈修的操練。如果我們真想建起一種環保,讓它來我們治療我們所傷害的一切,那麼任何科學支派,任何智慧形式都不該置之不理,也不可不管宗教智慧及其奇特有的語言。除此以外,天主公教一向愛好與哲學思維對話,這允許她在信仰與理性之間,做出許多不同的綜合。有關社會問題,可在教會社會道理的發展中證實其投入,而許多新的社會挑戰,更逼使教會的社會道理越來越豐富。

 

64. 另一方面,雖然本通諭是要與所有的人對話,為了使大家一起共同尋找解放之路,但我從一開始就指出,如何信仰的許多信念給基督徒,在某種程度上也給其他宗教的信徒,提供一些強大的動機,以關照大自然和較易受傷的兄弟姊妹。假如只因為是一般的人,就會引人去照顧環境,因為每人都是其中的一部分,那麼「是基督徒的人,或是身為人而又是基督徒,就更特別發現他們在受造世界上的任務,以及他們對大自然和對造物主的各種責任,都是他們信仰的構成部分」[36]。因此,我們基督信徒更深一層地認定種種環保的承諾,因為是出自我們的宗教信念,這一事實為人類、為世界都是有利無弊的。

 

II. 聖經各種敘述所含的智慧

 

65. 在此不必重覆有關創造的全部神學,我們只須略微問一下、那些長篇的聖經敘述,對於人與世界的關係說了一些什麼。在創世紀第一篇有關創造工程的敘述裡聖經說,天主的計畫包括人類的創造在內。在創造了人以後,聖經又說「天主看見祂所作的一切都很好」(創一31)。聖經教導我們,每個人都是為了愛而被天主創造的,人成了天主的肖像和模樣(參閱創一26)。這一肯定告訴了我們每個人的無上尊嚴,人不僅是個東西,還是某某人。人有能力認識自己,主宰自己,並自由地交出自己,來與其他的人共融」[37]。聖教宗若望保祿二世曾經說過,造物主對每個人所有的十分特別的愛,給予這人一分無限的尊嚴[38]。任何努力

 

衛護人性尊嚴的人,可在基督信仰裡找到許多有力的論證,用來支持他所作的承諾。十分可貴的是,我們確切知道,每個人的生命並不在一個令人絕望的漩渦裡消失,或在一個受制於純偶然的世界中,或在一個毫無意義的一再循環裡。造物主會向我們每個人說:「你在母胎中未成形前,我已認識了你」(耶一5)。我們是在天主的心中受孕的,因此「我們每個人都是天主的某一懷念的成果。我們每個人都被寵,每個人都被愛,每個人都是必要的」[39]

 

66. 創世紀一書的創造敘述,以其象徵和描述的語言,對人的存在及其歷史過程含有許多深刻的教導。這些敘述提示,人的生存建立在三個互相密切關連的基本關係上:與天主的關係,於別人的關係,及與大地的關係。聖經說,這三種緊扣著生命的關係遭到破壞了,不僅是外在而已,且在我們內心中。這個破裂就是罪惡。在造物主,人類,及整個受造世界之間的和諧遭到破壞,因為人企圖佔據天主的位子,不肯承認自己是有限的受造物。這一事端也使「主宰」大地(參閱創一28)與「耕種大地、照顧大地」(參閱創二15)的委託改變了原意。結果,人與自然間原有的和諧關係變成了衝突(參閱創三17-19)。因此,亞西細聖方濟與所有的受造物的和諧相處,被人解釋為上述破裂的治癒,不無道理。聖文德曾經說過,為了與所有的受造物達成一個普遍的和好,方濟回到了原初天真無邪的境界[40]。可惜,今天這一模式已離我們很遠,而是罪惡的全部破壞力橫行各處:在戰爭中,在各種形式的暴力和虐待中,在拋棄弱者中,在對大自然的破壞上。

 

67. 我們並不是天主。大地在我們以前存在,是天主把它賜給了我們。這一事實有助於我們回答向猶太/基督思維所作的一個控訴:有人說,創世紀一書說人被邀請「主宰」大地(參閱創一28),這就助長了對大自然的無情剝削,而把人的肖像繪成一幅予取予奪、到處破壞的模樣。這樣解釋聖經並不正確,教會不這樣懂聖經。的確,有時候,我們基督徒沒有正確地講解聖經,但是今天我們堅決否認,人作為天主的肖像,並受委託主宰大地,並不意味對其他受造物有絕對的主權。展讀聖經文本,必須顧及其脈絡,採用相稱的釋經學,這時會發現,聖經也請人「耕種、照顧」世界花園(參閱創二15)。「耕種」指謂耕田、種地、勞作、培植,「照顧」則指保護、看守、儲藏、遙望、警醒。這一切涵蓋人與自然之間的互動關係和責任。每一個團體都可從大地的善良裡、取用為自己生存所需要的一切,可是也該保護大地,並為未來的世代保證大地能繼續生產。總之一句,「大地是上主的」(詠二四1),「大地與地上的一切」(申十14)都屬於祂。因此,天主否定任何絕對私產權的企圖:「這土地不可作永久性的售賣,因為地屬於我,你們在我的土地上,不過是外人和旅客而已」(肋二五23)。

 

68. 對屬於天主的大地,人該負起的這個責任,要求有理智的人,尊重大自然的各種法律,並持守世界許多存有之間各種微妙的平衡,因為「上主一發命,它們

 

立刻受造。祂安置它們直至永遠,各有永固持續的職分」(詠一四八5b-6)。由此,聖經的立法給人制訂許多規章,不僅涉及與他人的關係,也關注其他的生物:「如果你看見你弟兄的驢子、牛,在路上跌倒了,不要假裝沒看見[…]如果你在路上發現樹上或路邊有個鳥巢,母鳥正好坐在小鳥或鳥蛋上面,你不可把母鳥和小鳥一同帶走」(申二二46)。循此路線,第七天的休息不只是為了人定下的,也是「好讓牛和驢休息」(出二三12)。這樣,我們體會到聖經絕不以人為中心,無意讓人稱霸,而不管其他的受造物。

 

69. 在我們以負責態度使用事物的同時,我們被邀認定其他生物在天主前各有其本身價值,它們「憑其存在的事實在讚美天主,歸光榮予祂」[41],因為上主欣賞他的神奇化工(參閱詠一零四31)。人之為人,正是因他的獨特尊嚴,並具有理性,被邀尊重受造界及其內在的各種法律,因為「上主以智慧奠定了大地的基礎」(箴三19)。今天教會不草率地說,其他的受造物全是為了人的好處,好像其本身沒有任何價值,而我們可以任意予以處理。因此,德國主教團曾經教導說,其他的受造物「也能說它們的所、先於它們是有用的[42]天主教教理直截了當、並堅決地挑戰一個偏頗的「人為中心主義」:「每一個受造物都有它自己的美好和優點 […] 各樣受造物在它們的本性內,各以自己的方式反映出天主的無限智慧和良善的一線光芒。為此,人應該尊重每個受造物的優點,以免濫用人間的事物」[43]

 

70. 在加音與亞伯爾的敘述裡,我們見到嫉妒造成加音對自己的弟弟犯下窮凶極惡的大罪。這也引發了加音與天主、及與大地的關係的破裂,他也就被大地放逐出去了。這一敘述段落在天主與加音的戲劇性的對談中,措要地描繪出來:天主問「你的兄弟亞伯爾在哪裡?」加音答說、不知道,天主仍然逼問:「你做了什麼事?你弟弟的血從地上向我哀號!現在你是地上受咒罵的人,從此大地將驅逐你」(創四9-11)。疏忽培養並保持與鄰人的適當關係,這是我該盡的照顧和保守的責任,就會破壞我與自己、與別人、與天主,及與大地的內在關係。一旦所有的這些關係都疏忽了,一旦地上再沒有正義存在,聖經給我們說,全部生命都岌岌可危了。這就是諾厄的故事告訴我們的,天主威脅要消滅人類,因為人已無能力活出正義與和平所要求的高度:「我決定要毀滅所有的人,因為他們使大地充滿了暴力」(創六13)。在這些十分古老、深具象徵意義的敘述裡,早已含有目前大家有的一個信念:一切的一切都彼此關連,而對我們自己生命的真實照顧,及我們與大自然的種種關係,都與跟別人的手足之情、以及正義與忠信分不開。

 

71. 雖然「大地上的人罪惡深重」(創六5),而「天主後悔在地上、造了人」(創六6),然而因為還有一個諾厄,自持完整、生活正直,天主決定開一條拯救之路,給人類一個重新開始的機會。多麼神奇:只須有一個好人,就可燃起希望的

 

火花!聖經傳統清楚地說明,這個再生的機運,包含再度發現並尊重造物主親手

制訂的大自然運行的韻律。這一點可用一個例子來說明,即安息日 (Shabbath)的法律。天主在第七天停止了祂的一切工程、退下來休息。照樣,天主命令以色列應該慶祝每週的第七天,作為休息的一天,一個安息日Shabbath(參閱創二2-3出十六23二十10)。除此以外,還建立了安息年,為以色列人民,也為他們的土地:每七年有一安息年(參閱肋二五1-4),這一年要讓土地完全休息,不播種,只收成為生活及待客絕不可少的莊稼(參閱肋二五46)。最後,在七週期的安息年、即四十九年後,要慶祝大安息年 (Jubileo),這是普遍赦免及「向這地方的所有居民宣告自由」(肋二五10)的一年。這一立法的發展是想讓人與人,及人與他們工作和討生活的地之間的彼此關係,得以保持平衡與公道。不過同時也是默認,大地及其許多美果的豐盛禮物,是屬於全民的。那些耕種、護守這塊土地的人,應該分享他們所得到的成果,特別是分享給窮人,寡婦,孤兒,及外來人:「當你們收割田地上的莊稼時,不要收割田邊盡頭的莊稼,也不要在收割完畢後,再拾殘穗。不要把葡萄園裡的葡萄全都摘光,不要拾起掉落於地的葡萄,要把這些葡萄留給窮人和外邦人」(肋十九9-10)。

 

72. 許多聖詠時常邀請人讚美造物主天主:「那鋪陳大地於洪水之上者,因為他的仁慈永遠常存」(詠一三六6)。聖詠也邀請其他的受造物讚美天主:「太陽月亮啊,讚美祂吧;閃爍的星辰啊,讚美祂吧!至高的諸天啊,讚美祂吧;天上的大水啊,讚美祂吧!願它們讚美上主的名,正是上主一發命,它們即刻被造成」(詠一四八3-5)。我們不只靠天主的大能存在,我們也活在祂面前,並常與祂在一起。所以我們朝拜祂。

 

73. 先知們的著作,邀請人在困難的時刻,藉著瞻仰創造宇宙的大能天主,來恢復他們的勇氣。天主的無限大能,並不叫我們逃避祂的慈父的溫柔,因為在天主身上溫馨與嚴肅,是同行不悖的。事實上,任何穩健的靈修,都會同時接納天主的慈愛,而又本著信賴、朝拜無限大能的上主。在聖經裡,解放和拯救的天主,是同一創造宇宙的天主,天主的這兩個行動密切地、不可分地結合在一起:「哦,上主天主擬創造了天地萬物,施展大能,沒有你做不到的[…]你施行奇跡異事,把你的子民以色列從埃及地救出」(耶三二1721),「上主是永恆的天主,是地極的創造者,祂不會疲乏或困倦。他的智慧深不可測。祂把力量賜給疲倦的人,把力氣賜給軟弱的人」(依四十28b-29)。

 

74. 巴比倫充軍的經驗產生了一次精神危機,卻也引發了對天主信仰的深化,就是把天主造化的大能明白地顯露出來,以規勸人民在不幸的境況中重新獲得希望。好幾個世紀之後,在另一個考驗和受迫害中,當羅馬帝國試圖作無上的主宰時,信徒們再度增強對全能天主的信賴,而獲得安慰和希望,他們高歌詠唱說:「上

 

主,全能的天主,你的成就多麼奇妙!你的作為正直真實!」(默十五3)。如果

天主能從虛無中創造宇宙萬物,祂也能干預今日的世界,而戰勝世上任何形式的惡。那麼,人間的缺乏正義,也是可以克服的。

 

75. 我們不該支持一個不講全能的天主和造物主的靈修。不然的話,我們會朝拜世上其他的權勢,或者把我們自己放在天主的地位上,以至把天主創造的事物踩在腳下,毫無顧忌。要想把人放在他的原位上、並了結人想做大地的絕對主宰的企圖,最好方式是,重新推出一個造物主、父,及世界的唯一主宰的形象。不如此,人常會想要把他自己的規範和利益強加在事實界。

 

III. 宇宙的奧秘

 

76. 在猶太/基督傳統裡,說「創造」比說大自然,有更多的意涵,因為其中牽涉到一個天主的愛的計畫,而使每一受造物有其價值和意義。所謂的大自然,普通是指一個系統,可以分析、瞭解,和辦理,而創造只能懂為一分禮物,來自萬物之父張開的手中,像一個被愛照亮的事體,召喚大家參與一個普遍的共融。

 

77. 「因上主的一句話諸天造成」(詠三三6)。這給我們指出,世界來自一個決定,不是出自混沌或偶然,這又提高了世界的身價。創造之言(話)表達了一個自由的決擇。宇宙的出現,不是全能者一個武斷的結果,一個武力的表演,或一個自我肯定的願望。創造屬於愛的領域,天主的大愛是一切受造之物的基本動機:「你愛所有的一切,不恨你所創造的;如果你憎恨什麼,你便不會創造它。」(智十一24)。這樣說來,每一受造物都是父的溫馨的對象,祂給每一個受造物,在世上安排一個地方。連最微小意義存有的短暫生命,都是天主的愛的對象,在其存在的幾秒鐘裡,以撫恤體惜它。聖大西略曾說過,造物主也是「慈善而不嫉妒的」[44],但丁 (Dante Alighieri) 則說「推動太陽和星辰的愛」[45]。這樣,從天主所創造的許多工程,可以升到「祂充滿愛的仁慈」上去 [46]

 

78. 這一同時,猶太/基督思維剔除有關大自然的神話。面對大自然的輝煌與無垠,我們深深驚嘆之餘,並不予以神化,或奉大自然為神明。這樣更突顯出我們與大自然應有的妥協,或對它的義務。回歸到大自然,不該以人的自由和責任為代價,因為人也是世界的一分子,有責任培育他自己的各種能力,以保護世界,並發展世界的許多潛能。如果我們認定大自然的價值及其脆弱,同時也意識到造物主授與我們人的各種才幹,就不難終止今天流行的現代神話,認為物質進步是沒有界線的。一個易碎的世界,加上天主委託他照顧這世界的脆弱的人,都挑動我們的理智,以認清我們該如何確定方向,培養及限制我們的能量。

 

 

79. 在這個體系繁雜,但因彼此互通而一致的宇宙中,我們會發現無數的彼此相

關與互相參與的形式。這也讓我們想到,整個宇宙是向一個超越的天主開放的,宇宙就是在這一超越中進展。信仰讓我們解讀這一切的意義,及其神妙的美麗。人的自由,一方面可以聰明地協助宇宙積極演進,另一方面卻也能添增新的罪惡,新的痛苦,和真實的退化。這一切,共同構成人類既戲劇性的、又令人著迷的歷史,這歷史有時是拯救、成長、解放和愛的展現史,有時卻是墮落和彼此毀滅的過程。因此,教會的作為不僅是要提醒世人有照顧大自然的責任,同時也號召「特別應該保護人,以免人自我毀滅」[47]

 

80. 無論如何,願為我們有所作為,並指望我們與之合作的天主,也有能力從我們所行的惡中,抽出一點善來,因為「聖神有無限的創意,是天主的智力所特有的,祂足以解開人類各種成就的許多結,包括那些最複雜及不能滲透的結」[48]。在某種意義下,聖神故意限制自己,而創造了一個需要發展的世界,其中許多事故我們視為惡、危險、痛苦之源,其實它們是產痛的一部分,都激發我們與造物主合作[49](參閱天主教教理310號)。聖神親臨於每件事物的最深處,卻不妨礙其自主,地上的一切事物莫不如此 [50]。這一天主的臨在,保證了每一存有的續存和發展,「是天主創造行為的延續」[51]。充滿宇宙的天主之神,帶來很多的潛能,讓事事物物,由它們內在深處常常萌發出新意:「大自然無非是某一藝術的情調,是天主的藝術,刻在萬事萬物身上,藉這藝術事物本身自動地走向固定的目標。就像一名船舶的建造師,他能授給木材本能,自動地去形成一艘船的模式那樣」[52](聖多瑪斯)。

 

81. 人之為人,雖然也假定各種進化的程序,卻具有一個「新」的存有,不是以其他各種開放體系的演進所能完全解釋的。我們每個人都有自我認同,能與別人及與天主對話。還有反思的能力,論證,創新,解釋,藝術操作,及其他許多嶄新的能耐,無不顯示一個超越物理和生物界的獨特存在。在物質世界中,出現有位格的人時,帶來了一個質的新穎,並假定天主的一個直接行動,一個特殊的召喚,召喚人朝著一個生命,一個祢與一個你/你的關係。從聖經的敘述開始,我們把人一直視為主體,這主體絕不可收縮為一個純物質對象。

 

82. 不過,妄想世上其他的生物,應該作為人的任意處理的被宰割對象,也是錯誤的。幾時把大自然只看成榨取好處和利益的對象,這也會給社會帶來許多嚴重的後果。另一方面,主張強者可以任意妄為的看法,不知給大部分的人群帶來多少不公不義和暴力,因為所有的資源都被先到的人,或有權勢的人搶走了:贏家帶走一切。反過來,耶穌所提倡的和諧、正義、手足情,以及和平的理想,離這種模式十萬八千里,祂曾經向他那一代的權貴們如此說:「外邦人的統治者,對他們的人民專制獨裁,大人物掌權管轄他們。你們中間絕不可這樣!你們中間誰

 

想做大人物,就必須作你們的僕人」(瑪二十25-26)。

 

83. 宇宙的進行,其目標在天主的完滿那裡,復活的基督已達到了這完滿,基督因此是宇宙普遍成熟的軸心[53]。這樣一來,我們又添上了一個論證,用來否定人對其他受造物的任何專橫的與不負責的主權。其他受造物的目標不是我們,它們偕同我們、透過我們一同前進,走向一個共同的終點站、天主,在這超越的圓滿中,復活的基督擁抱一切,光照一切。因為,人既然配備了理智和愛情,又被基督的完滿無缺所吸引,很自然地被召叫,來把一切受造物引歸其造物主。

 

IV. 在整個受造界的和諧中每個受造物的訊息

 

84. 我們不斷地說,人是天主的肖像,這不該叫我們忘記,在人以外,每一受造物都有其功用,沒有一個是多餘的。整個物質世界,都是天主的愛的語言,向我們道出祂不可測量的溫馨。土地,流水,山丘,都是天主的撫愛。每個人與天主的友愛歷史,常在一個地理的空間發展,這空間轉為一個十分個人性的記號,我們每個人都在記憶中保存一些地方,每次想起這些地方來都很有用。在山中長大的人,小時坐在溪邊喝水的孩子,在市區廣場遊戲的人等,當他們回到這些地方時,總覺得自己被邀請,恢復真實的自我。

 

85. 天主寫了一本很寶貴的書,「書中的字,就是刋在宇宙間的許許多多的受造物」[54](聖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加拿大的主教們表達的很好,沒有一個受造物不如此頌揚天主:「由極廣茂的美麗風景,到一個最微末的小生命,大自然是一個無數奇景和震驚的不絕源流。除此以外,大自然也是有關天主的不斷啟示」[55]。另一方面,日本的主教們也說出深具啟發性的話:「覺察每一受造物都在高唱它的存在之歌,就是喜樂地生活在天主的愛中和希望裡」[56]。如此瞻仰受造界,讓我們透過每件事物,發現天主要傳給我們的一個教訓,因為「為一個信者來說,瞻仰受造界也是聆聽一個訊息,聽到一種反論的和靜默的聲音」[57]。我們可以說,「與聖經所包含的原本啟示一起,還有一個天主的顯示,就是當太陽發光和夜幕低垂時」[58]。注意到這一顯示,人學習在與其他受造物的彼此關係上,認定自己:「我在表達世界時,是在自我表達;我在嘗試解讀世界的神聖時,是在發掘我自己的神聖」[59]

 

86. 宇宙整體,藉其多方面的關連,更完備地顯示天主那無窮無盡的富源。聖多瑪斯阿奎那明智地指出,多與異,來自「第一個行動者的主意」,祂願意「為表揚自己的美善,一件事物上所缺的,可由其他的事物來補足」[60],因為祂的美善「無法由單獨一個受造物適當地表達出來」[61]。所以,我們必須捕捉各種事物彼此之間的許多關係」[62]。那麼,任何受造物的重要和意義會把握得更好,

 

如果把它放在天主的整個計畫裡來看。這就是天主教教理340號所教導的:「受造物的彼此依賴是天主所願意的。太陽、月亮、樹木、花草、老鷹、麻雀:種類

的繁多與差別給我們說明,沒有一樣受造物是自給自足的,它們只能相互依存,好能互補不足、相輔相成」[63]

 

87. 當我們意識到一切存有都反映著天主時,心中自會體驗到一種慾望,想要為所有的受造物,並與它們一起朝拜上主,一如在亞西細聖方濟的珍貴的讚美詩裡所表達的:

「我主,祢當受讚美,

連同你的所有受造物,

特別是太陽哥哥,

祢藉著它給我們白天,並光照我們。

它那麼美麗,燦爛,光輝,

是祢,至高者,使它那麼重要。

我主,祢當受讚美,

為了月亮妹妹及許多星辰,

祢在天上形成它們,明亮、珍貴、美麗。

我主,祢當受讚美,為了風哥

空氣、雲彩,及晴空,

以及一切時間,

藉著它們,祢支持著祢所有的受造物。

我主,祢當受讚美,為了水妹妹,

她十分謙虛、尊貴、純潔。

我主,祢當受讚美,為了火兄,

祢藉著它照亮黑夜,

它美麗、快樂、強壯、勇敢」[64]

 

88. 巴西的主教們再度提示,整個大自然,除了顯示天主外,也是天主臨在的處所。祂的賜與生命的神,居在每一個受造物身上,召叫我們與祂建立關係[66]。這一天主臨在的發現,鼓勵我們發展「有關環保諸德操」[66]。不過,在肯定這一點時,也別忘了,在二者之間有著無限的距離,因為這世界的所有事物,都沒有天主的完備。否則的話,為受造物也沒有好處,因為我們既然不知道認定它們的本有的和真實的地位,結果我們會不講理地向它們要求,給予我們它們因自身的微小所不能供給的。

 

V. 一個全盤的共融

 

 

89. 世上的受造物,不可被視為沒有主人的一分財產:「主啊,祢愛護萬物,因為他們都屬於祢」(智十一26)。這不得不使我們信服,宇宙的一切存有,既然

由同一個父所創造,就有一些看不見的鎖練把我們連在一起,把我們形成一種普世的大家庭,一個高貴的共融,推動我們要以神聖的、親熱的,和謙虛的尊重彼此相待。在此不妨提示一下:「天主把我們,與我們四周的世界,如此密切地結合在一起,以致土地的曠野化,像是每個人的病痛,而一個物種的消逝,像似一次截肢,值得大哭一場」[67]

 

90. 這並不意味所有的生物都一律平等,而奪去人的特殊地位,其實,人的這一分位同時也是一分極嚴肅的責任。上述種種,也不表示把大地神明化,而藉以卸下我們與大地合作,並保護大地的脆弱所擔負的天職。這一類觀念最終將製造新的失衡,以逃避向我們挑戰的事實[68]。有時候又會出現一種否認人的任何卓越的狂想,而一直為其他的物種奮戰,卻不是為了維護所有的人都有同等的尊嚴。的確,我們應該深具責任感地對待其他生物。但是,我們應該特別為人間存在著的許多極大的不平等而憤慨,因為我們一直容忍那些自認高人一等的人在我們中間。讓我們體會一下,有一批人,窮困潦倒,得過且過,沒有任何突破的遠景,而另一批人,不知如何處理他們的財產,只會意氣風發地招搖自己所假定的優越,卻在所到之處留下浪費的痕跡,其程度若普遍展開,會摧毀整個地球。實際上,我們仍然認可某些人自認比別人更是人,好像他們一出生在世,就有更多更大的權利一樣。

 

91. 不可能保有與大自然其他存有的密切結合的真實感受,如果不同時在心中,對別人也懷有溫柔、同情,和關注。假如有個人,為反對瀕臨滅種的動物買賣而奮戰,卻對人間的主客待遇毫不關懷,也不管窮人,或設法把自己不喜歡的人毀掉,這種種行誼顯然是無法協調的。為環保作戰而言,由此可見其風險所在。在聖方濟為了受造物讚美天主的詩歌裡有一句話不是偶然加上去的:「我主,祢應受讚美,為了那些因了愛祢而寬恕別人的人」。一切環環相扣。因此,關心環保必須與誠心愛人,及不斷投入各種社會問題緊密相連。

 

92. 另一方面,當人心真實地向一個全世共融開放的話,沒有事、也沒有人(nada ni nadie)會被排斥在這個手足關係之外。其後果顯示,對世界上人以外的受造物的、冷漠和慘忍對待,終於會以某種形式轉移到我們對別人的待遇上。人心只有一個,而引我們虐待一頭動物的同一慘酷,遲早會顯露在我們與人的關係上。對任何受造物的一切慘忍「都不合人的尊嚴」 [69]。我們不得自我期許仁人愛物,如果我們把實存界的一部分,排拒在我們的關注之外:「和平、正義,與受造界的保存,是三個絕對相連的主題,不許可撤開來個別地予以研討,否則會再度陷入縮減主意」[70]。一切都彼此相關,我們所有的人在一起,有如兄弟姊妹,

 

走在一趟神奇的朝聖之旅上,天主的愛把我們鎖在一起,祂愛祂所造的每一個受造物,也深情地把我們合在一夥,太陽哥哥,月亮妹妹,河流兄弟,及大地母親。

 

VI. 財產的共同用途

 

93. 今天,無論是信者或是無信仰的人都同意,大地基本上,是一切人的共同遺產,大地的成果應該惠及大眾。為有信仰的人來說,這就成了一個忠於造物主的問題,因為是天主為所有的人造了這個世界。其自然結論是,一切環保計畫都該引進社會學的觀點,就是顧及那些排名在最後的人的基本權利。把財富的私產權,放在普世人類共同的用途之下,也就是放在人人可使用世間財產的普遍權利之下,是社會行為的「金科玉律」,也因此是「一切倫理/社會排序的第一原則」[71]。基督信仰傳統,從未承認過私產權是絕對和不可碰的權利,反而強調任何形式的私產權的社會功用。聖教宗若望保祿二世曾重點式地提及這個道理說,「天主把大地賞給全體人類,讓大地養活所有的地上居民,不排拒任何人,也不給任何人特權」[72]。這些話十分濃縮,也很有力。教宗力言「一個不尊重、不促進人權:個人與社會的、經濟與政治的、包括各國與各民族的人權的發展模式,實在都不配稱之為人的發展」[73]。教宗還十分清楚地說明:「教會固然維護合法的私產權,但也毫不含糊地教導,一切私產都負社會抵押的債,就是說,該讓一切財產都能達成天主付給它們的一般目標」[74]。為此,教宗肯定地聲明「用這禮物(私產權)的許多恩澤,只是為了一小措人的好處,絕非天主的意圖」[75]。這些話實在給一部分人的相反正義的惡習,打了一個大問號 [76]

 

94. 富貴人與窮人有同等的尊嚴,因為「二者都是天主造的」(箴二二2);「同一天主造了小民,也造了大人」(智六7),祂「使太陽光照壞人,也光照好人」(瑪45)。這些話有其實際的效果,一如巴拉圭的主教們曾經說過的:「每一個鄉民,都有天生的權利,佔有一塊合理的土地,在其上建立他的家,為一家的溫飽勞作,並感受到生存的安全。這一權利必須有所保障,以免徒有其表,未能落實。這就意味著,除了私產權的證書外,鄉民還該有受技術教育的機會,除了信用狀,保險等外,還該有分配和銷售商品的途徑」[76]

 

95. 四周環境,是一分集體財產,是整個人類的祖業與一切人的責任。誰佔有其中一點什麼,是為了大家的好處予以管理。若不這樣做,就給良心加上不管別人存在的內疚。因此,紐西蘭的主教們曾經自問:「不可殺人」的誡命,指的是什麼:「當世界人口的百分之二十,花費世界資源,達到如此高度,他們其實是剝削了許多貧窮國家及未來世代的生活所需」[78]

 

VII. 耶穌的一瞥

 

96. 耶穌呈現聖經有關天主造物主的信仰,而強調一個基本的論據:天主是父親(參閱瑪十一25)。耶穌在與他的門徒們交談中,請他們體認天主與所有受造物

的父性關係,並以十分感人的溫馨提醒他們,如何每一個受造物,在天主眼中都是重要的:「五隻麻雀不是賣兩個銅錢嗎?但在天主面前,牠們一隻也不會被遺忘」(路十二6),「你們看那天空的飛鳥,不播種,不收割,也不在倉庫裡存糧,但你們的天父尚且餵養牠們」(瑪六26)。

 

97. 主耶穌所以能以請別人,留意於世界所呈獻的美麗,是因為他自己常與大自然接觸,而對之付以充滿溫馨與驚訝的關注。當耶穌周遊他故鄉的每一角落時,他會駐足瞻仰他的父所播下的美景,而請門徒們在各種事物上任出一個天主的訊息:「你們舉目看看,田理的莊稼已以經成熟,可以收割了」(若四35)。「天國好像一顆芥菜子,人拿來散撒在田裡。它是所有種子中是最小的,但長大後,卻是蔬菜中最大的,成為一棵樹」(瑪十三31-32)。

 

98. 耶穌在一個與被造的世界全然和諧的關係中度過一生,而令人不勝驚羨:「這人是誰?連風和海都聽他的話!」(瑪八27)。他不像一個苦行者,與世界隔絕,或與生命所有的一切愜意事為敵。耶穌一次談到他自己時曾說過:「人子來了,又吃又喝,人們便說『看啊,這個貪吃的酒鬼!』」(瑪十一19)。他不沾手指的哲學,包括那些看不起肉體、物質,及這個世界的一切事物的那些哲學。儘管如此,這類不健康的二元論,在歷史的長河裡,卻對某些基督徒思想家,卻起了重大的影響,而使他們歪曲了福音的訊息。耶穌用自己的雙手操勞,每天與天主創造的物體接觸,以他巧匠的才幹,給它一個型態。惹人注意的是,耶穌的一生都從事這一功課,生活平凡,毫不引人驚奇:「這不就是那個木匠、瑪利亞的兒子嗎?」(谷六3)他就是如此聖化了工作,而給我們的成熟長大,加上了一個特殊價值。聖教宗若望保祿二世教導說,「與為了我們被釘十字架的基督一同肩負起工作的辛勞,是以某種方式與天主子拯救人類的大業合作」[79]

 

99. 為基督信仰對實存世界的瞭解來說,整個被創造的世界的命運,都得經由基督的奧跡來運轉,基督打從一切事物的起源就親臨其間:「一切由他,並為他而被造」(哥一16[80]。若望福音的序言(一1-18)明示基督的創造活動就是聖言(Logos)的行動。不過這篇序言令人吃驚的是,它肯定這個聖言「成了血肉」(若一14)。天主三位中的一位,插入了被創造的世界,與世界同甘共苦,直至他步上十字架。從世界開始,但特別是由道(聖言)成人身以來,耶穌基督的奧跡,就在自然世界的整體內,在暗中操作,卻無損於大自然的獨立自主。

 

100. 新約聖經不僅給我們講論在世的耶穌,及他與整個世界十分具體及友善的交往,也給我們呈現復活起來的、榮耀無比的基督,他親身臨現於整個被造的世

 

界,握有普遍的主權:「天主樂意使一切豐盛完美都住在祂內,並因祂在十字架上所流的血建立了和平,使無論在地上或天上的一切,都藉著他與自己重歸於好」(哥一19-20)。這就把我們帶入世界末日,那一刻,聖子要把一切交給父,而使「天主在萬有內成為萬有」(格前十五28)。這樣看來,今世的一切在我們面前,已不只是一個純然的自然現象,因為復活的基督已神奇地把一切捲入他自身內,好把它們帶入豐盛和圓滿。同樣的地上的那些花,和空中的那些鳥,耶穌在世時,曾經以人的眼,驚嘆、欣賞過它們,現在卻面對復活基督的光芒萬丈的臨在。

 

第三章

 

 

101. 如果我們體認不到環保危機的人為根由,而只描述一些症狀,是無濟於事的。有一種對人的生命與行為的看法,脫離了正軌,否定了事實,以致危害了事實。為什麼我們不停下來想一下?在此反思中,我建議我們集中在目前的主要典範、技術至上,與人的地位,及其在世界上的活動上。

 

I. 技術:創造性與權力

 

102. 人類進入了一個新紀元,其中,技術的威力把我們帶到一個十字路口。我們繼承了兩個世紀的驚濤駭浪的大變化:水蒸氣動力,鐵路運輸,電報機,電力,汽車,飛機,化學工業,現代醫學,傳媒,及最近的數位革命,機器人,生物科技,及毫微(十億分之一)科技。理所當然的,應該為這些進步高興,並在這麼多不斷為我們開拓各種遠景的新發明前振奮不已,因為「科學與技術,是天主賞給人的創造力的美妙成果」[81]。為了一些有用的目標而重塑大自然,是人類從開始存在就有的特徵,而技術就「表達了,人心是緊繃地朝著逐步擺脫某些物質控制的方向在邁進」[82]。技術補救了無數傷害人與限制人的災難。我們不得不高估並感謝科技的進步,特別是在醫學、工程,與交通上。對許多科學家及技藝人士所投入的一切努力,及他們為一個持續的發展所作的貢獻,我們更是五體投地地予以承認與肯定。

 

103. 技術科學如果方向正確,不單能生產為改進人類生活真實有用的物品,從住家的實用工具,到供運輸用的種種大設備,及橋樑,住宿,公共場所等,還能產生「美」,使沈沒在物質世界的人「跳到」美的氛圍。一架飛機,一座摩天樓,多麼美呀!繪畫和音樂界的某些珍貴作品,就是用新的科技工具達成的。這樣,在技術生產者的求美的意願中,及觀者和聽者在欣賞美的一刻,就實現了一次向真實的人性滿全的跳躍。

 

104. 不過我們也不可不知道,核能,生物科技,傳媒,對我們自己DNA(脫氧

核糖核酸/基因的基本成分)的認識,及其他我們所獲得的許多能力,付給我們一種難以想像的權力。更好說,給那些有這些認識,特別是有可用的經濟權的人,一個非常驚人的主宰權,來控制人類和整個世界。直至今日,人類從未對自身有過這麼大的權力,而另一方面,又毫無保障人會好好地去使用,尤其是觀察到現今人的作法,就不難揣測得到了。在此,只須記起來,第二十世紀中所投下的核子炸彈,納粹黨,共產黨,及其他極權政體所展開的科技威力,用以殺害千千萬萬的人等,而今天的戰爭殺傷力更是有增無減。這麼大的權力,會在、或會落在誰的手中呢?若只操在一小部分人的手中,那就十分危險,十分可怕了。

 

105. 人慣於設想「權力的任何成長,就是一個進步,安全,利益,舒適,生命力,各種價值的盈餘,都增加了」[83],就好像實體,美善,真理,都自動地從技術和經濟的權力上萌發出來。事實是「現代人還不會妥善地使用權力」[84],因為技術的極大成長,並沒有伴以人在責任感,價值觀,和天理良心上的發展。每一個時代,都趨向發展一點微弱的自知意識,意識到自己的限度。所以有可能,今天的人類沒有理會到眼前許多挑戰的嚴重性,而「人濫用權力的可能會不斷地增長」,如果人不「委順於一個調節自由的規範,而只聽從一些獲利與保安的預設指令」[85]。人並不完全是獨立自主的。人的自由會病倒,如果他讓一些盲目的力量,像潛意識,眼前的急需,自私,和暴力等控制自己。在此意義下,人面對自己的權力反而是赤裸、無遮掩的,這個權力則繼續增長,沒有什麼因素可以控制它。人可以安排一些表面的機制,然而我們可以確定,他缺乏一個結實的倫理道德觀,一個文化與一個靈修,藉以真實地節制他,並在一個明晰的自我犧牲的精神裡保住他。

 

II. 技術範例的全球化

 

106. 基本的問題,卻是另一個更深的問題:人類事實上接納技術及其發展的方式,是以一個同質與單向的範例。此一範例突顯出一個概念:主體在邏輯/理性的近程中,逐步抱住、繼而佔有外在的客體。主體以其實驗建立科學方法,這已清楚地是一套佔有、主宰,和改造的技術。好像主體所面對的,是一個無定形的物件,完全讓人隨意擺布。人干預大自然從來沒有中斷過,但在一段很長的歷史裡,其干預的特徵是陪伴,是曲從各種物體所共給的許多可能。好像是接受自然事物伸手許可的。可是現在人所尋求的,是人伸手盡量從事物中抽取所能發現的一切,不管或忘掉眼前的事物本身。因此,人與事物不再友善地互相伸手,卻彼此成了對手。由此不難湧現一個無限或沒有界線的成長概念,使許多經濟學者,財政和技術家興奮不已。這下面藏著一個地球可以供應無窮無盡物資的謊話,讓人「榨取」直到最後的一滴油脂。這一錯誤的預設是「能源和可用資源是用不盡

 

的,其即刻再生是可能的,而人操縱大自然的負面後果很容易被吸收掉」[86]

 

107. 這樣,我們可以說,今日世界許多困難的源由,主要在於一個不常意識到的趨勢,要建立一種方法,和一些技術的目標,作為一個理解力的範例,用以確定人的生活方式和社會的運作。把這一模式套用在個人與社會的一切事實上,就會體現到環境惡化的種種後果,這也只不過是影響個人生活及社會各個面向的縮減主義的一個訊號而已。必須承認的是,技術所產生的物品不是兩可的,因為這些產品,建起一個架構,這架構終於會確定生活的格調,並把種種的社會潛能,指向一些有權勢者的族群的許多利益的方向發展。許多選舉,好像只是純工具性的,其實是一些有關所想要發展的某種社會生活而作的選舉。

 

108. 不可設想有可能支持另一個文化範例,而只利用技術當作工具,因為今天科技範例已主宰一切,很難擺脫它提供的資源,更難利用這些資源,而不被其邏輯所掌控。選一種生活格調,定下一些至少局部獨立於科技、於其費用及其蓋刮一切與大規模化的勢力,在今天是反潮流的。事實是,科技有一個倾向,盡力不讓任何人或事逃過他的鐵腕,而「操作科技的人心知肚明,科技最終並不指向效用或福利,而是指向統治;對,統治,按照這兩個字的極端意義」[87]。因此,科技「想要控制不僅大自然的所有因素,也要控制人的生存」[88]。從此,做抉擇的能力,真正的自由,及個人的創造與挑選的空間,都受到限制了。

 

109. 科技範例也傾向於控制經濟與政治。經濟只為了利潤而接納科技的一切發展,無暇顧及可能危害人的許多後果。財政則窒息了真實的經濟。從全世界的財政危機上,人並沒有學到那些功課,而在環保的惡化上學習地更加緩慢。有些集團認為目前的經濟與科技,將解決所有的環保問題,就像有些人用非學術的語言肯定,世界上的飢餓與貧困問題,只靠市場的成長就可以解決。這裡,不是某些經濟學說的問題,今天大概沒有人敢維護這些學說,而是這些學說在經濟的事實發展上的應用。那些不用言語肯定那些學說的人,卻在行動上予以支持,當他們好像不管出產的適當分量,或一個更好的財富分配,或一個負責的對環境及未來世代的權利的照顧時。他們以行為表示了,把福利提升到最高點,以之作為目標就足夠了。可是,市場本身並不保證人的整全發展與社會的聯繫[89]。這期間,我們有的是一個「濫費和消費的超發展,與一些非人化的窮困潦倒的持久狀況,形成一個無法接受的對比」[90],而一些讓窮人正常地獲得基本所需資源的經濟機構和社會管道,都是在以牛步操作」。目前的這些失調,與科技和經濟成長的方向,目標,社會意識與脈絡都有所關連,但至今尚看不出其最深的根由何在。

 

110. 科技原有的專門化,牽連到觀看全局的很大困難。知識的分科在許多具體的應用上發生其功用,但普通令人失去整體的意識,看不到事物之間的許多關

 

連,和廣泛的視野,而以這種視野可有可無。這就妨礙人找到適當的路,來解決目前世界上的複雜問題,尤其是對環保及窮人的處理,這些問題不可只從一個單一觀點,單一類型的利益去解決。任何一門學科,若想給重大事務獻策,不得不摘用其他知識領域所獲得的一切認知,包括哲學和社會倫理的知識。可惜,這種習性,今天已不容易發展。因此,也難以看到真正倫理道德遠景的引述。為一般人來說,生命無非就是把自己交給科技所確定的境況,因為科技是解釋生存的主要手段。在向我們挑戰的具體事實,已顯示出各種症狀,它們指出人已走上歧途,這些症狀是環境惡化,普遍的焦慮,個人生命的意義,及與人同居共處意義的喪失。這樣,再一次顯示「事實高於意念」[91]

 

111. 一個環保文化,不可縮減到一系列的緊急與局部的解答,以應付那些圍繞著環境惡化,自然資源枯竭,及環境污染所帶來的種種問題。環保文化應該是面對科技範例的挺進,有一個不同的觀點,一個思想,一個政治,一個教育方案,一個生活格調,和一個靈修,這一切共同築成一道堤防,來加以抵制。不這樣的話,連一些最好的環保建議,終於也會被關鎖在同樣一個已全球化的邏輯裡。為每一個衍生的環保問題,只尋求一個技術性的補救,是把本來連在一起的事物分割開來,也是掩蔽世界秩序的真實的和最深的一些問題。

 

112. 然而,仍然可以把視野擴大,人的自由有能力限制科技,領導它,安置它來為另一種型態的進步服務,一種更穩健、更人性化、更社會化,和更完整的進步。為搭救目前主宰一切的科技的一些努力,其實時有所聞。例如,有些小量生產的團體,寧願採用較少污染的生產系統,提倡一種零消耗的生活、享用,及同居共處的模式。或者,把科技優先用在解決別人的具體問題上,熱衷於幫助他人過一個更有尊嚴,減少痛苦的生活。連有意創造美並予以欣賞的意願,也得以克服物化的勢力,而在製造美及欣賞美的人身上達成一種拯救。真正的全體人類,本來需求一個新的綜合,卻像不知不覺地必須居在科技文明中,就像霧氣滲入門窗緊閉的房屋中一樣。上述人類所需的綜合會永遠是一個承諾嗎?因為不管怎樣,抵抗真正真實的一切的那股力量是很頑固的。

 

113. 另一方面,大家好像也不再信會有一個幸福的未來,也不盲目地相信明天會更好,因為世界目前的情況及科技的各種技能不容許這樣想。人意識到科技的前進,不就是人類和歷史的前進,並隱約地看到有好些別的重要路線,導向幸福的將來。雖然如此,也不會想放棄科技提供的許多可能。人類深刻地改變了,而許多新奇東西的不斷累積,引人推崇瞬息之變,而拖著我們走向膚淺的表面,只朝著單獨的一個方向走。實在不容易叫我們停下來,重新獲得生命的深度。如果建築工程反映一個時代的精神,那麼龐大的結構,和連串居宿的興建,就表達了科技全球化的精神,其中產品的不斷革新,與人的沈重無聊感已分不開。我們不

 

要輕易投降,也不要放棄繼續問下去,這一切的意義何在,這一切種種目標又在哪裡。不如此,我們只會把現況合法化,而需要更多的代用品來填補其空缺。

 

114. 正在發生的這一切,催迫我們要進行一場果敢的文化革命。科學與技術不是兩可的,而能從一個科技程序的開始到結束,採取不同的意向和方向,也能有不同形式的造型。誰也不想回頭去度穴住時代的生活,但是今天的確有必要放慢腳步,以不同的方式來看看事實,正面的和可以持續的進步收集起來,同時被無情怪手摧毀的許多價值和偉大目標,也要一一予以恢復。

 

III. 現代「人為中心主義」的危機與後果

 

115. 現代的「人為中心主義」,荒謬地把科技論據放在事實之上,因為以人為中心的人「既不把大自然看為有效的規範,更不以之為活生生的藏身處。事實上,這些人看自然,並不假定它是一分涵蓋一切、藉以實現人之天職的場所和對象,因為以人為中心的人,對大自然中所發生的一切,都漠然視之」[92]。這樣下來,世界本有的價值都降低了。但更嚴重的是,人若不覺察世界的真實地位,也就不能了解自己,終於會與原我的事實衝突:「大地不僅是天主賞賜給人的,人用大地該尊重贈送禮物者的意向;就是連人本身,為他自己來說,也是天主的一分禮物,因此,人也該尊重他所配備的自然的和倫理道德的結構」[93]

 

116. 近代有過的無分寸的「人為中心」主張,今天改了裝,繼續危害一切大眾徵信,及所有強化社會聯繫的意圖。所以已是再度注意事實及其限度的時刻了,這些限度,其實也讓人從事一個更健康、更富饒的人和社會的發展。一個有關基督信仰人學的不恰當介紹,曾經引人支持一個人與世界關係的錯誤觀念。多次傳遞了一個普羅米修斯式 (prometeico) 的夢,人必須主宰世界,致使當時引發出一種印象:照顧大自然,是一些弱者所幹的事。其實,人是宇宙的「主人」的正確解讀,是把人懂為宇宙的負責管理員[94]

 

117. 不願考慮人對大自然的傷害,及一些有關的決定對環保該有的影響,只不過是不肯承認大自然在其本身結構上刻著的訊息的一個最為可見的反映而已。當人不實實在在地承認一個窮人、一個胚胎、一個殘障人的價值時~~這裡只須引這幾個例子~~,很難聽到大自然本身的呼聲。一切都連在一起。如果一個人自認自立於實存世界,自封為絕對的主宰,他存在的基礎就瓦解了,因為他「由扮演天主創造工程的合作者的角色,轉而起來取代天主,而引發大自然的叛變」[95]

 

118. 這種情況為我們帶來一個長期的分裂症,由高舉科技,不承認其他事物的本有價值,到對人的特殊價值的否定回應。不過,人類和人性是擺脫不了的。沒

 

有一個新型的人,不會有一個與大自然的新關係。沒有一個相稱的人學,就沒有真實的環保論述。當有位格的人被視為是其他事物中的一個、是出於偶然或物理定論的遊戲時,「就有危險帶來人的良心責任感的降低」[96]。一個偏頗的「人

為中心主義」,不一定得讓位給一種「生物中心主義」,因為這等於裝上一個新的失調,不單不能解答問體,反而增添新問題。因此,不可向人要求對世界作任何承諾,除非同時承認並看重人的許多才能:認知,意志,自由,及責任感。

 

119. 對偏頗的「人為中心主義」的批判,也不應該把人與人的關係的價值放在第二層次上。如果環保危機,是成蟲的脫離繭殼,就是說,現代的倫理,文化,及靈修危機的一個外在顯示,那麼我們不能企圖治癒人與大自然及與環境的關係,而不治療人與人之間的所有的重要關係。當基督信仰堅持人的特殊價值高於其他受造物之上時,會帶領人重視每個人,而激發我們對別人的肯定。能向一個會認知、能相愛,又可交談的「你」開放,一直是人之為人的高貴所在。因此,為了與受造的世界建立一個適當的關係,大可不必減弱人的社會面向,或其超越的一面,以及人向天主的「祢」的開放。因為不可能提供一個與人、與天主隔離、只與環境建立起來的關係。那只是一個浪漫的個人主義,化裝為美麗的環保,和令人窒息的內在封閉。

 

120. 既然一切都互相關連,保護大自然就與墮胎的合法化互不相容。一方面教導人收容我們四周的弱者,他們每每麻煩、搗亂,另一方面卻不願保護人的胚胎,雖然他的到來會造成麻煩和困難,以上二者好似是難以協調的:「一旦失去對接納一個新生命的個人及社會的敏感度,其他對社會生活有用的各種接納方式,也會枯萎下去」[97]

 

121. 我們期待一個新綜合的發展,以勝過最後幾個世紀的荒謬論辯。同一的基督信仰,忠於自己的身分,忠於受自耶穌基督的真理寶庫,常一再反思,一再在新的歷史情況中自我表達,讓那永恆的「新」萌生[98]

 

實用的相對主義

 

122. 一個偏頗的「人為中心主義」,使得生活格調也發生偏頗。在福音的喜樂宗座勸諭裡,我曾經提及實用的相對主義,並說它「比理論的實用主義更危險」[99]。當人把自己放在世界的中心時,終於會把自己四周的各種方便絕對化,其他一切都成了相對的。因此毫不足怪的是,與科技範例無所不在,及對人的無限權勢的崇拜,一同發展著這個相對主義,把一切看成無關緊要,如果與自己的那些眼前利益無關的話。這裡面有一個邏輯,讓人明瞭,如何許多不同的態度互相支援,而同時激發起環境的惡化,與社會的降級。

 

123. 相對主義是一種病理學,推動一個人利用另一個人當作純物品,逼迫他作苦工,或者因了一筆債務而把他轉為奴隸。相對主義也是一種邏輯,引人對兒童

加以性剝削,拋棄那些對自己的利益沒有用的老人。也是這同一個內在邏輯讓人說:「可以讓市場的不可見的力量來調整經濟,因為市場對社會及對大自然的影響,是一些無可避免的傷害」。如果沒有客觀的真理和堅定的原則,只有每人的各自計畫和眼前的各種需要的成就和滿足,那麼我們對人的對待,有哪些限度不容跨越呢?像有組織的犯罪,毒品販賣,血腥的寶石生意,與瀕臨消失的動物皮革的買賣等。同一的相對論邏輯許可商販購買窮人器官,以轉賣或用以做實驗;或有些家庭可以除掉父母不想要的孩子等等。這個「用了就丟掉」的邏輯,不知不覺產生了堆積如山的垃圾,這只是為了滿足一個不合理的慾望:作出比真實的需要更多的消費。這一切傳遞的一個警告是,我們不可再想,一些政治計畫,或依靠法律的威力,就足以避免危害環境的那些作風,因為當腐化了的是文化本身,人已不再認可任何客觀真理,或一些普遍有效的原則時,他們只會把法律懂為一些專橫的強求,和一些必須躲開的障礙。

 

工作需要得到保護

 

124. 在任何整全的環保設計中,只要涉及人,就不能不把勞作的價值放進去,聖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在其勞作操練 ( Laborem exercens) 通諭中,曾經以高瞻遠矚主的智慧予以發揮。我們應該記得,按照聖經有關創造的記載,天主把人安置在剛剛造好的園子裡(參閱創二15),不僅是要人保護已存在的(照顧),還得勞作耕地,讓地結出果實(耕作)。這樣,工人與匠人「使這世界的結構得以穩固」(德三八34)。事實上,人能以參與受造世界的合理發展,是照顧世界的最適當方式,因為這表示人甘願做天主的工具,讓天主付給事物的各種潛能得以實現:「上主創造了生長在大地上的藥材,明智的人絕不看經它們」(德三八4)。

 

125. 假如我們嘗試反思一下,人與圍繞他的世界之間的種種關係是怎樣的,就會突顯出來,我們對於工作,需有一個正確的概念,因為要談人與事物的關係,即刻出現人對身外事物的所作所為,有何意義、有何目標的問題。這裡所說的,不只是手工或耕地的工作,而是任何帶動某種改造事物的行為,由一個社會訊息的製造,到一個科技發展的規劃。任何工作型態,背後都有一個概念,涉及人可以或應該與不同於己者所建立的關係。基督信仰靈修,除了亞西細聖方濟的瞻仰受造物的驚喜外,也發展了一個豐富而穩健的對工作意義的瞭解,就像我們能在真福加祿富高 ( Carlos de Foucauld ) 及其弟子們的生活上所能見到的。

 

126. 我們也可以從長期的隱修傳統裡,搜集一些靈感。這傳統開始時,多少偏向逃避世界,以遠離都市的頹廢和墮落。因此,隱修士們找曠野居住,深信那是

 

體認天主臨在的好地方。後來,奴西亞 (Nursia) 的聖本篤,提倡他的隱士們度團體生活,把祈禱和誦讀,與工作打成一片 (ora et labora)。這樣付予手工、勞

動以靈性意義的作法,是革命性的。從此,會士們學習在收斂心神與勞力工作的互相滲透中,尋求他們的成熟與聖化。如此對待工作,會使我們對四周環境更在意,更尊重,也使我們與世界的關係穩健而有節。

 

127. 我們說「人是整個社經生活的創造者、中心與宗旨」[100](梵二牧職憲章63)。雖然如此,當人損傷了他的靜觀和尊敬的能力時,會造成使人曲解工作意義的一些條件[101]。值得常常記得的是,「人本身有能力做負責的經理人,來改善物質條件,推動道德進步,及自己的靈性成長」[102]。工作就該是這多方面個人發展的空間,在此,許多生命的面向,不斷運轉操作:萌發創意,投向未來,各種能力的發揮,許多價值的操練,與他人的溝通,敬拜的姿態。因此,在目前世界的社會現實中,除了一些企業的有限利潤,及一個不無問題的經濟合理性外,必須「繼續追求人人有工作可作的目標,以之作為優先」[103]

 

128. 打從我們被創造之始,我們就得工作。不可讓科技進步的追求,日益代替了人的工作,否則人類是在傷害自己。工作是一個需要,是生活於此世的意義的一部分,也是成熟、人性發展,及自我實現之路。在此意義下,以金錢濟助窮人,常該是一個臨時對策,藉以舒困救急。最後的目標,常應該是讓人透過工作度一個像樣的生活。可是經濟學的方向,卻是鼓勵一種可以降低製造成本的科技進步模式,其作法是減少人工職位,用機器來代替。這又是一種作風,人可以用來反對自己。工作位置的減少「也有一個負面的影響,就是為了「社會成本」不斷在消耗,這是說,對法規的信任,依賴,和尊敬,這些一切公民共同生活不可或缺的關係都在消退中時,而想做一個經濟計畫時」[104] 的負面影響。說到底,「人的各種代價常是經濟上的代價,而經濟的脫節同樣付出人的代價」[105]。不肯

在人身上投資,以得到更大的眼前收入,這為社會是一個賠本的生意。

 

129. 為能延續提供就業機會,必須推動、支持多樣生產及創意企業的經濟。例如,鄉村的營養體系及小規模供應大部分世界人口所需的方式,在於少用土地和水,減少垃圾,無論是在小塊農田,菜園,打獵,拾荒,或手工捕魚均如此。大規模的經濟,特別在農業方面,最後會強迫小農民變賣自己的地,或放棄他們的傳統耕作。他們中有些人想採用其他的多功能生產方式,終於徒勞無功,因為很難與地區的、或全球的市場連線,或因為運輸和販賣的基層結構控制在大企業的手中。在權的各機構有權利和義務採用清楚與堅定的措施,來支持小規模生產者,及生產的多樣性。為使自由經濟,有效地加惠大眾,有的時侯不得不給那些資源豐富的人和經濟大亨設些限制。徒有經濟自由的聲明,而種種事實條件卻阻擋多數人享用這自由,而且工作機會減少,這聲明成了一篇自相矛盾的演說,有辱政

 

治職責。從事企業是一項高尚使命,指向生產財富,改善世界,在其所設置的地區,能使之豐富發揚,特別若把提供工作機會作為服務公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的話。

 

研究帶來的生物學革新

 

130. 由前文我所探討過的哲學與神學對創造的看法,不難見到,人雖然特別具有理性和知識,卻不是一個宇宙之外的因素,完全被排除在其他受造物之外。雖然如此,人固然可以控制動植物,為自己的生活需要利用它們,但天主教教理說,以動物作實驗可行,「如果是在合理的範圍內,並對治療及救人的生命有所助益」[106] (2417)教理也堅決地說,「使動物無故地受罪,或糟蹋牠們的生命,是不合乎人性尊嚴的」[107]2418號)。一切的利用與實驗都「要求以虔敬的尊重,對待受造世界的完整」[108]2415號)。

 

131. 在此,我要重新拾起聖教宗若望保祿二世的平衡立場。他頌揚科技進步所帶來的許多好處,足以「彰顯人負責地參與天主創造行動的高貴使命」,不過同時他也不忘說,「一切對環保領域的干預,都該注意這些干預對其他領域的種種後果」[109]。教宗表示教會重視「分子生物學的研究與各種應用,及其與其他學科,如遺傳學,共同用在農業與工業的科技上」所作的貢獻 [110],然而教宗也說,這不容許流於一種「毫無辨別的遺傳學操縱」[111],全然不顧這類干預的許多負面後果。人的創造力的確無法予以駕馭。假如不能禁止一個藝術家發揮他的創造力,人也阻止不了一些有特別天賦的人發展科技,他們的才幹是天主給的,好用來服侍別人。在這同時,必須給這具有高風險的人的行動與作為,必須為其其目標,後果,脈絡,及道德倫理規範,再度為之定位。

 

132. 任何有關人干預植物與動物的反省,都該置身於上述框架中,因為今天的這種干預,牽涉到,藉生物科技造成的遺傳學改變,用以盡量利用物質界所含有的各種潛能。信仰對理性的尊重,包括注意到生物學本身,獨立於任何經濟利益的發展,能教導我們有關生物結構,及其各種的可能與變化的情形。無論如何,一個合法的干預,是在對大自然有所行動時,「都是為了協助大自然循著創造的路線,即天主要的路線,發展下去」[112]

 

133. 有關基因改造過的生物體發展(OMG),動物的或植物的,醫學的或農牧的,不易作出任何一個普遍性的評斷,因為這些有機體彼此很不同,須予以不同的個別思考。另一方面,風險不常來自科技本身,而是在於適當的應用,或應用過分。事實上,基因改變,發生過很多次,並且是由大自然本身造成的。連那些由人的干預造成的基因改變,也不是現代才有的事。馴養動物,物種的雜交,這些古來

 

就有,且普遍接納的作法,可以列入這些思考當中。在此,不妨記取,超基因穀物研究的科學發展,開始是因觀察到一種細菌,自然地、自動地,在一種植物的基因裡產生變化 。只不過,在大自然裡,這些過程,進行緩慢,不能與目前科技前進地那種速度相比,即便這些進步,也是好幾個世紀科學發展的成果。

 

134. 雖然還不能清楚證明,超基因穀物在人體造成的傷害,而在某些地區,其應用引發了經濟成長,協助解決一些問題,但有些重要的難題是不能置之不理的。很多地方,在引進這些穀物的栽種後,發現許多生產地集中在少數人手裡,因為「小規模的生產者逐漸消失,由於開發地不見了,他們不得不由直接生產退出」[113]。較弱勢的人轉為不穩定的勞動者,而許多農工最後移居到城市中的簡陋的移民住宿中。開發這些種植物的伸張線,與環保系統的複雜結構拉平,降低了生產的多樣性,並影響現在和未來的地方經濟。在一些不同地區,對於穀物及與其種植有關的生產品,發展著一種市場壟斷的趨勢,又因了一些不能生殖的穀物的生產,而加重了所造成的依賴性,逼得鄉民不得不向生產企業購買五穀。

 

135. 這無疑須有一個經常的關注,藉以思考所有的有關倫理道德的面向。為此必須確保一個科學及社會學的討論,既負責,又廣泛,足以考慮手邊的所有資訊,來為一切正名。然而多次,桌面上討論的不是全部資訊,而是每人挑選與自己的政治、經濟,或意識型態有關的資訊。如此很難展開一個平衡而明智的判斷,來衡量各種問題,考慮到所有的可能變數。除此此外,還得有足夠的討論空間,讓所有以某種方式,直接或間接與之有關的人(農民,消費者,在權人,科學家,播種人,住在消毒地區附近的居民,和其他的人)都能提出他們的問題,或接收到一個廣泛而可靠的資訊,用以採取一些決定,指向目前和未來的公益。這是一個性質複雜的環保問題,其處理,要求對所有的面向,有一個整全的視域,這又要求一番較大的努力,好能用足夠的經濟實力,來支持不同路線的自由和跨科際的研究,以給大家帶來新的洞察。

 

136. 另一方面,令人擔心的是,有些環保運動,衛護環境的完整,而合情合理地給科學研究設下一些界線,但每每不把這些原則用在人身上。在用人的活胚胎做實驗時,一般認為可以不受任何限制。這是忘記人的不可取締的價值,超越他的發展層階。這樣下去,當科技不認倫理的一些大原則時,最後任和作為都成了合法的。一如本章曾經說過的,科技離開了倫理,不容易給自己的能力設定界線。

 

第四章

 

一個整全的環保學

 

 

137. 既然一切緊密相關,而目前的各種問題,又要求一個注意到世界危機的一切因素的視域,我建議現在停留下來,思考一個整全環保的各種面貌,這種環保把人的和社會的各種面向都清楚地納入其內。

 

I. 環境的,經濟與社會的環保學

 

138. 環保學研究一些活的有機體,及它們與在其中發展的環境之間的種種關係。這也要求坐下來思考及討論一個社會的生命、及其倖存的各種條件,坦誠地把過去發展、生產及消費的各種模式暫予存疑。重覆堅持世界一切都連在一起,不是講廢話。時間與空間並不彼此獨立,連原子和原子下的分子,也不許分開來予以對待。就像地球的各種構成因素~物理的,化學的,及生物學的~都彼此相關,各種生物品種,也共同形成一種網,我們永遠無法認清、瞭解它。我們所得到的大部分有關遺傳學的資訊,都是許多生物所共有的。因此,那些零碎和分散的知識,若不願整合到一個更廣的實存世界的視域中,就可能變成某種形式的無知。

 

139. 當我們說「四周環境」時,特別是指一種關係,就是指大自然與居在其中的社會之間的關係而說的。這就不容許我們把大自然,懂為與我們分隔的東西,或只是我們生活的框框。我們包含在大自然裡,是它的一部分,與之互相滲透。一個地方被污染有許多理由,要求分析一個社會的運作,它的經濟、行為舉止,及它解讀事實的各種模式。由於變化多不可數,不可能為問題的每一細節找到特殊和個別的解決。必須尋找一些完備的解決,顧及自然體系之間的互動,即與各社會體系的彼此影響。不存在兩個危機,一個環保的,一個社會的,只有一個危機:社會~環保的危機。解決的不同路線,要求一個完整的處理:克服貧窮,歸還被排拒者的人性尊嚴,同時關注照顧大自然。

 

140. 應該關注的因素,數量和樣別既然如此之多,在裁決一個具體事業對環境的影響時,研究專家們的重要地位就不言而喻,並須方便他們的互動,讓他們享有廣泛的學術自由。這一恆心的研究,會讓我們也認定,各種不同的受造物,都和我們所稱為的「環保系統」這些更大單元相關、契合。我們在意這些環保系統,不僅是為決定如何合理地去用,而還是因為它們有一個與使用與否無關的內在價值。就如每一有機體本身都是好的及奇妙的,因為都是天主的創作,同樣,許多有機體在一個固定空間裡的和諧共存,系統式地運作,也是如此。即便我們意識不到,我們自己的生存,就有賴於這個共存。值得一提的是,各種環保系統的許多功課:參與炭酐的隔離,用水的淨化,疾病與災害的控制,土壤的形成,垃圾的化解,以及其他許許多多我們不知道或忘掉的服務。許多人,當理會到這一點時,再度意識到,我們的出發點,原來是一個先贈送給我們的事實,在我們的存在和發揮各種能力之前。所以,當我們說「可持續使用」時,常應該想到每一個

 

環保系統,在其不同的領域和面向上,應有的再生潛能。

 

141. 另外一方面,經濟成長,趨向製造自動化和均勻化,以簡化許多過程及降低成本的付出。因此,須有一門經濟環保學,足以強制人以更廣的視野看事。因為「環境保護應該是發展程序的構成部分之一,且不可分開單獨地予以考慮」[114]。不過,在此,人文主義的迫切需要,又轉為很現實了。人文主義本來就

是號召各種知識,包括經濟學在內,指向一個完整的和整合的視野。今天,各種環保問題的分析,與各種人文脈絡的分析,是分不開的,諸如家庭的,勞動的,城市的,及每個人與自己的關係,這關係產生一種與別人及與環境互相交往的固定模式。在一些環保系統,與社會關係的一些不同世界中,確有一種互動,這樣,再度顯示「整體是高於部分的」[115]

 

142. 如果一切都互相關連,那麼一個社會的各種機構的穩健,會影響四周環境與人民生活的品質:「任何團隊精神及公民責任心的減弱,都會產生各種環境的傷害」[116]。在此意義下,社會環保必須是制度性的,並逐步達到不同的範圍,由原初的社團、家庭,經過社會團體和國家,直至國際生活。在各社會層次的每一階層,及在它們彼此之間,用以調劑人際關係的各種機構,得共同向前發展。傷害這些關係的一切,都包藏著危害人的後果,如使人失去自由,讓人遭受不正義,甚至暴力。有些地區的管理方式,制度水平不穩定,人民付出痛苦的代價,而飽了贏家們的荷包。無論是國家的治理,或公民社會的各種表現,直至居民彼此之間的各種關係,太多次出現違反法律的行徑。這些法律可能是以正切確的方式頒布的,但一般都成了死文字。這時還能希望國家的立法,及與環保有關的法規真能生效嗎?例如,我們知道,有些具備保護森林的清楚法律的國家,面對多次觸犯這些法律的實況不聞不問。而且,在一個地區發生的事,會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別的地區。例如,在富足社會裡的毒品消費,引發貧窮地區的不斷毒品增產,而腐蝕了當地人們的作為,摧毀了許多人的生命,最後使當地環境惡化。

 

II. 文化的環保學

 

143. 與大自然遺產一起,還有歷史的,藝術的,及文化的世襲財產,如今也同樣受到威脅。這一切,都是一個地區的共同身份,也是建立一座可居城市的基礎。目前想作的,不是要撤毀老城,以建造所謂的環保城市,那不一定是人想住的地方,而是必須把一個地區的歷史,文化,和建築,都考慮在內,以保持該地區的原來的自我認同。因此,環保學也在極廣泛的意義下,假定照顧人類的許多文化富藏。更直接地說,在分析各種與環保有關的問題時,必須注意到各處的地方文化,搭起科技語言與民間語言的對話橋樑。所謂文化,並不專門指過去的古蹟,而特別含有生活的,有力的,和分攤各方所有的廣泛意義,這一點,在重新思考

 

人與環境的關係時,不得不予以強調。

 

144. 人的消費觀點,因了目前全球化經濟的各種聯繫而減緩,卻趨向把各種文化拉平,或予以均勻化,而把人類的一大珍寶,即文化的無限多元性減弱了。可見,想透過一些相同的規章,或一些科技的干預,來解決一切問題,是疏忽了地方問題的複雜性,這些問題需求當地居民的積極干預。一些正在進行的新程序,

 

 

不常能置進外來的已建立好的程式裡操作,而應該從當地的文化本身發動。生命和世界是有生氣的,同樣,對世界的照顧,也該是有彈性和有生氣的。純科技的各種解決,所冒的危險,是科技考慮的那些症狀,並不標示最深的問題所在。必須加入各民族、各文化的各種權利的透視,才能懂得,一個社群的發展,假定在一個文化脈絡裡的歷史進程,並要求一些當地的社會工作者,由自己的文化出發,不斷地擔任主角。就連生活品質的概念,也不得強加人身,而應該在每一人群的各種象徵和習俗的世界裡來加以領悟。

 

145. 許多可怕的剝削環境而使之污染退化的方式,不僅使生活所須沒有著落,也使許多社會功能不見了,那些功能曾在一段很長時間,給人的生存與共存的生活,提供了意義和文化的自我認同。一個文化的消失,等同一個動物或植物的品種不見了,甚至更加嚴重。把一種生產方式,用霸權手段強加於一般的生活格調,其危害之大,不亞於環保系統的更改。

 

146. 在此意義下,必不可少的,是特別注重原居民團體,及他們的許多文化傳統。他們不單是少數民族中的一個,而該成為主要的對話者,特別在這進行涉及他們土地的重大計劃的時刻。為原居民來說,土地不是一分經濟財產,而是天主和安息其上的祖先們的禮物,是一個神聖空間,必須與之互動,來支持自己的身份及許多價值。當原居民留在自己的領土上時,正是他們最會照顧這些領土。可惜,在世界不同地區,他們承受壓力,要他們放棄自己的地盤,好騰出空地,以從事採掘和農牧計畫,這些計畫都不會注意大自然和文化的貶損。

 

iii. 每天生活的環保學

 

147. 為能談得上一個真實的發展,將須保證要有一個生活品質的整全改善,這就涵蓋需要分析眾人生活於其中的空間。圍繞著我們的四周舞台,影響著我們對生命的看法,和我們的感受與行動。同時,在我們的居所,房屋,和我們工作的地方和里巷裡,我們是藉著四周環境,來表達字我身份。我們努力適應環境,當環境失序,混亂,或充塞視覺和聽覺的污染時,這許多刺激,不讓我們打算形成

 

一個完整及幸福的自我的意圖得以實現。

 

148. 有些個人和群體的創造力和慷慨真令人佩服,他們能超越環境的某些界線,變化一些情況造成的負面效果,而學習在混亂和不穩定中,給自己的生命一個方向。例如,有些地方的建築物門面損壞了,就有人很有尊嚴地把他們的起居室的內部特別加以照顧,或因了左右人們的友誼溫暖,而覺得舒服。居民的積極和慈善的社會生活,給一個表面不利的環境灑下光明。有的時侯,一些窮人在許多限制下,仍能發展合乎人情的環保,值得稱許。由於居民密度而造成的居宿和空間

的擁擠,可藉發展親近和熱烈的人際關係予以抵銷,如建立一些團體,以內心的空間賠償環境的限度,讓自己覺得是泡在一面互聯網和關係線裡。這樣的話,任何地方不再是地獄,而變成了一張高貴生活的網絡。

 

149. 的確,有些環境中的生活,完全沒有和諧,寬廣,及任何整合的機會可言,這會引發一些不人道的行為,及某些犯罪組織的人出來操縱。至於為那些居在很不穩定的里巷中的人來說,生活在大城市中的每天由人擠人,到不知誰是誰,能在一些人心中挑起一種無根的感覺,並進一步引發反社會的行徑,甚至暴力。不過,我仍然堅持,愛的潛能一定更大。許多人在這些情況中,仍能編織起一張互連與共存的網,把人群的擁擠變成一個團體經驗,粉碎了自我的牆壁,克服了私心的柵欄。這種團體獲得救恩的經驗,普通會引起一些創造性的反應,用以改善一棟建築,或一條里巷[117]

 

150. 既然空間與人的行為舉止,如此互相關連,那麼,為設計一些建築,里巷,公共場所,和城市的人,就需要斟酌不同科系的貢獻,好能瞭解不同人的進行方式,他們如何運用象徵,及他們的做事風格。設計不僅在於尋求美,因為更重要的是要為另一個美服務,就是人的生活品質,環境的適應,彼此相遇,和互相幫忙。也是為了這個緣故,那些開拓者的遠景,常須完成城市規劃的仔細分析。

 

151. 必須照顧公共場所,各種視角,及城中的路標,這樣會增加我們的歸屬感,生根感,及「在家」的感受,讓我們居住,把我們結合在一起的城,就是我們的家。在此,重要的是,城市的不同部分應該整合完善,讓居民有一個整體的體認,而不是每人關在一個里巷中,不知道度一個全城的生活,以之為與他人共享的一個空間。人對於城景或鄉景有所干預時,必須考慮到,一個地區的許多不同因素,共同形成一個整體,當地居民視之為一幅意義豐富的和諧畫面。在這裡,別人不再是外人,而深感他們是一個「我們」的一部分,而這個「我們」是我們共同建立起來的。為了這同一理由,無論是城裡或鄉間,值得保留一些地方,不許任何人插手,不讓他們帶進任何改變。

 

 

152. 世界很多地方,住宅的不足,頗嚴重,無論在鄉間,或城市中都一樣,因為國家的預算一般只能滿足一小部分需求。不僅窮人,連社會大部分人士都難以有一棟自己的宿舍。擁有一座宿舍,與個人尊嚴及家庭發展,都有關係。宿舍是人文環保的一個中心問題。如果在一個地區,已發展建造簡陋民屋的大聯合企業,它們主要是為把郊區城市化,並無意將之根除,或趕走。當窮人生活在污染的市郊,或危險的集團中,「一旦必須遣移他們時,為了不給他們苦上加苦,應該預先提示足夠的資訊,提供像樣的居所讓他們自作選擇,並直接讓相關的人參與」[118]。同時,有創意的作法,還應該設法把那些市郊,整合到一座願意接受它

們的城市裡去:「有些城市克服不健康的猜忌,容納異己,十分高貴,這種整合功夫,成了繼續發展的一個新因素!另有一些城市也很出色,它們連在建築設計上,也到處留下空間,讓人可以互相聯繫,彼此關注,總而言之,使一切都有利於體會別人的存在」[119]

 

153. 城市的生活品質與交通關係密切,交通也常是市民的頭痛問題。大城市裡許多汽車只有一兩個人在用,造成過路複雜,污染增加,消耗大量不能重生的能源,並且必須修建更多的馬路和停車場,搞亂了城市的經緯。許多專家都認為必須給公共交通工具優先,但是有些必須採取的措施,不易為一般社會安然接受,如果不先實質地改善這交通,而在許多城市中,這就等於虐待一部分居民,他們居處擁擠,十分不便,衛生設備欠缺,沒有安全。

 

154. 大家公認,人有特殊尊嚴,這與許多在城市中求生的人的紊亂生活,卻每每不相對稱。鄉村又如何呢?不該忘記,鄉間居民也遭拋棄和忘懷,那裡,基本服務短缺,有些勞動者像是當奴隸,沒有任何權利,沒有一個美好生活的遠景。

 

155. 人文環保,也含有很深的道理:人的生命,與寫在人本性上的倫理法律二者之間,存在著必然的關係,為營造一個相稱的環境,這層關係是必要的。教宗本篤十六世曾說過,有一個「人的環保學」,因為「人也有一個本性,他應予以尊重,而不可任意操縱」[120]。有關這一點,得承認,我們的身體,把我們放在與四周環境及其他生物的直接關係中。接受自己的身體是天主的禮物,才能收容並接待整個世界當作父的贈禮,和我們共同的家,反過來,想作自己身體主宰的邏輯,有時會轉變為主宰整個受造界的微妙邏輯。學習接受自己的身體,照顧它,並尊重它的多種意義,為一個真實的人文環保,絕不可少。評價自己身體的陰陽,也很重要,好能在與異己相遇時,認出自己是誰。這樣,才能高興地接納他,或她的具有特色的禮物,而互相致富。所以,妄想「由於不知如何面對性別的差異,而取消性別」,是一個不健康的心態」[121]

 

IV. 公益的原則

 

156. 人文環保與公益的概念分不開,公益的原則在社會倫理上,則扮演一個中心的和促進統一的角色。是「社會生活所有條件的整體,讓各種協會及協會的每一成員,得以達成最圓滿和最方便的本身成就」[122]

 

157. 公益預設對人本位自身的尊重,連同其種種不容剝奪、指向其整全發展的基本權利。也要求增進居中的一些群體的社會福利與發展,妥善應用分層負責原則。以上所說的群體中,特別突顯出社會的基礎細胞、家庭。最後,公益需求社會平安,就是說,某種秩序的穩定和安全,這一秩序,若不特別注意有關所謂的「分配正義」,是建立不起來的,因為違反這一正義,常會引發暴力。任何社會~尤其是國家~都有義務維護並促進公益。

 

V. 世代之間的正義

 

159. 公益概念也顧及未來的世世代代。幾次國際的經濟危機,慘酷地顯示了,不肯認同一個人類的共同歸宿,帶來多少惡果。在講共同歸宿時,不可把在我們以後要來的人排除在外。今天,已不容許大談持續的發展,而沒有一個跨世代的連帶責任。當我們想到未來世代,將要面對的地球狀況時,我們進入了另一個邏輯,就是我們是白白地領受,是白白地傳遞的邏輯。如果大地是贈送給我們的禮物,我們就不該只從一個圖利、和為個人福利有效生產的標準來看事。這不是一個可以自由選擇的態度,而是一個正義的基本問題,因為我們所承受的大地,也屬於日後要來的人。葡萄牙的主教們,奉勸我們要負起這一分正義的義務說:「環境是在接受它的邏輯裡來領悟,它是每一世代所領取的借貸,還須把它傳給下一代」[124]。一個整全的環保一定要有這種廣泛的視野。

 

160. 我們想給在我們之後繼續要來的人、那些正在長大的孩子們,留下一個怎樣的世界呢?這一發問不只單獨地涉及四周環境,因為不該把問題分開來看、來問。當我們問自己要留下一個怎樣的世界時,主要的是世界的總方向,它的意義,及其他各種價值。若不提出這樣深層的問話,深信我們的環保關懷不會有什麼重要的效果。但是如果勇敢地提出這類問話,必然會把我們帶進其他許多直接的問話中:我們在世界上走一趟是為了什麼?為什麼我們要活出這生命?我們努力工作、奮鬥是為了什麼?大地需要我們是為什麼?因此,說我們應該為未來的世代操心已不夠,還要理會到,目前在賭注中的、是我們自己的尊嚴。為繼承我們的人類,留下一個可居的地球,首先受惠的是我們自己。這為我們是一場戲劇,因為它把我們在地上路過的意義加以考驗。

 

161. 有些大災難的預言,已不能再予以輕視或取笑了。給今後接上來的幾個世代,我們也許會拋下太多的礦渣,荒地,及垃圾。消費,濫用,及改變環境的速

 

度,已超過地球的負載能力,結果,目前的生活方式,因為已維持不下去,只得以各樣的大災難告終,正如事實上,已在許多地區,定期性地所發生的那樣。減少目前失衡的種種後果,有賴我們此時此刻所要作的選擇,尤其如果我們想想那些將要承擔其嚴重惡果的人,將會歸給我們的責任。

 

162. 嚴肅對待這一挑戰的困難,在於倫理與文化的惡化,二者又帶來環保的惡化。後現代的男男女女,經常冒著變成十分個人主義者的危險,而很多社會問題,

都與目前自私的「當下得手主義」(el inmediatismo) 有關,因而家庭和社會的扭帶業已鬆綁了,在認同別人上,也困難重重。很多次,父母的當下的與和過分的消費,影響到孩子們,使他們越來越難於獲得一棟自己的房屋,建立一個家庭。除此以外,我們不會認真地考慮到未來的世代,是因為我們不知道拓展目前的福利,而顧及到那些被排拒於發展之外的人。不要只想像未來的窮人,今天的窮人已夠我們關注了,他們在此人世,已為日不多,不該讓他們繼續等下去了。因此,「除了世代之間的忠誠的連帶責任之外,還得再度肯定一個革新的世代之間的連帶責任、有其迫切的倫理道德上的需要」[125]

 

第五章

 

方向與行動的一些路線

 

163. 至今我嘗試分析了人類的現況,觀察了我們所居的地球上的一些裂縫,和造成環境惡化的一些極深的人為原因。這一事實本身的觀瞻,已給我們指出改變方向的必要,並提示一些可採取的行動。現在我打算勾畫一些對話的大路,以幫助我們走出自我毀滅的旋渦,因為我們被捲入其中了。

 

I. 國際政治有關四周環境的對話

 

164. 從上一世紀(第二十世紀)中葉以來,在人類克服了許多困難以後,終於得以肯定一個趨勢,就是把地球視為人的家鄉,而人類像一個民族,居在這個眾人的家裡。一個互相依賴的世界,不單獨指人意識到,生活方式,生產及消費的許多負面後果,都影響著所有的人,而主要的是讓人看出來,各種問題的解決,要在一個全球的遠景中,而不只是為了保護某些地方的一些利益,被提出來。互相依賴的事實,逼著我們想起,只有一個世界,只有一個共同計畫。不過,人的同樣一個理性,曾經用來從事一次科技的龐大發展,卻不能為解決環保及社會重大問題的這一國際經營,找到一些有效的操作方式。為面對那些分散的地區行動所不能解決的基層問題,不能沒有一個全球共識,來推動像以下的一些策略:制

 

定一個多樣的和持續性的農業,發展一些污染少又可重生的能源,鼓勵更有效的能源使用,推進森林及海產的更適當經營,讓所有的人有可飲用的水等。

 

165. 我們知道,使用污染極高的化石燃料的科技~尤其是木炭,也包括石油,和較少污染的煤氣~必須逐步取締,不容拖延。在還沒有再生能源廣泛發展時,某種發展已在進行,至少可以求其次,找一些過渡的解決。然而,在國際團體中還沒有足夠的協議,誰該負起能源過渡時期的開銷或花費。最後這幾十年來,許多

環保問題引起一場公開的大辯論,使公民社會裡產生許多大方承諾和慷慨交付的空間。政治和企業卻反應緩慢,遠遠落在世界性挑戰的高度之下。在此意義下,可以說,人類工業後期時段,也許是歷史中最不負責的時期之一,希望第二十一世紀開始的人類,能被紀錄為慷慨承擔其重大責任的時期。

 

166. 世界環保運動已走過一段長程的路,公民社會的許多組織使之多采多姿。這裡不可能一一提及,也無法重述他們所作的貢獻。因了這麼多的付出,環保諸問題已日益出現在公家的行事曆裡,並變成一個不斷的邀請,要他們作長程的思考。儘管如此,最後幾年討論環保的世界高峰會,並沒有答覆人們的期待,因為沒有作任何政治決定,也沒有達成有意義和有效的全球性環保協議。

 

167. 在此不妨強調1992年在里約熱內盧 ( Rio de Janeiro ) 所慶祝的「地球巔峰」會議 ( la Cumbre de la Tierra )。那裡曾經宣告過:「人是與持續發展有關的各種關注的中心」[126]里約熱內盧文件,重拾斯德哥爾摩聲明(1972)的內容,確認了以下的一些措施:旨在照顧全球環保系統的國際合作;是誰制造污染,就由誰負起其後果的經濟責任;應該估計一切工程和計畫的環保效應。文件提議穩住大氣層中,過冬期積結的氣體,復原為暖化地球的能源。同一文件也制定了一項議事日程,含有一個行動程序,和一個有關生物多樣的協定,以及聲明森林事體的一些原則。雖然那次高峰會議開的很出色,並為那個時代具有先知性意義,但那些協議的施行水平很低,因為沒有設立適當的控制、定期複查,及失職制裁的種種機構。闡明過的各種原則,繼續要求有效的,和靈活的實際執行途徑。

 

168. 有些正面的經驗,似乎值得在此加以追憶一下,例如有關危險廢料的巴西勒亞 (Basilea) 協定,含有通告系統,定下各種標準與該有的控制;協議也以約束力調整野生動植物、一些受到威脅物種的國際貿易,且包括偵查是否有效執行的一些任務。臭氣層的保護要感謝維也納協議,而其執行是透過加拿大蒙特利爾 ( Montreal ) 草案及其修正,臭氣層的變薄,似乎已進入可以得到解決的階段。

 

169. 對生物多樣性的照顧,及與土地曠野化有關的事,討論的進展要緩慢得多。至於對氣候的變化,更沒有進展可言。減少過冬後果累積的廢氣,要求本著坦誠,

 

果敢,和責任感來處理,特別是要求那些最有權勢,和製造最多污染的國家。

聯合國大會,在討論持續發展、定名里約+20 ( Rio de Janeiro 2012 ) 會議中,發表了一篇冗長而無效的最後聲明。多次國際談判,因了一些國家把自己國家的利益放在全球公益之上,而無法真正地有所進展。那些將來要承受我們今天企圖掩飾的後果的人,會記錄這種無天良、無責任感的作風。在寫這封通諭時,上述討論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我們有信仰的人,不能不祈求天主,讓目前的各項討論正向地前進,使未來的世代不必受到我們無理拖延的後果。

 

170. 有些減少污染氣體發散的策略,在於尋求環保花費的國際化,這帶來一個危險,就是逼迫一些資源貧乏的國家,與已工業化的國家一樣,須減少廢棄發散的同樣沈重許諾。強加這些措施,會損傷一些最需要發展的國家。這樣下去,又添增了一個不正義,是以環保的外衣包裝起來的。常常一樣,一根線,總是從它最弱的地方割斷。氣候變異的許多後果會延續很久,即便目前已採取嚴格的措施,那麼有些資源缺乏的國家需要援助,以適應正在發生的那些效果,這已波及他們的經濟了。繼續不變的是,的確有些共同的,但彼此有別的責任,因為正如波利維亞的主教們曾說過的,「那些因高度工業化而受惠的國家,其代價是過冬氣體的大量發散,現在他們有更大的責任,來解決他們所造成的這許多問題」[127]

 

171. 「木炭債券」買賣的策略,能帶進一個新的投機方式,而對於減少全球污氣發散沒有任何作用。這一系統,好像是一個迅速而容易的解決,多少與四周環境有某種協調,但其實,在環境要求的高度上來看,它並不帶來徹底的改變。反而會變成一個不同的藉口,以支持某些地區或部門的超級消費。

 

172. 有些貧窮國家的第一優先,應該是根除窮困,及謀求人民的社會發展,雖然也該分析其居民中、一些特權部門的可恥消費水平,並有效控制民間的貪污。不錯,他們也該發展較少污染的能源,但是,這需要那些以目前地球被污染的代價而成長起來的國家的協助。例如,豐富的太陽能的直接應用,需求設置各種機構和補助,使得發展中的國家能獲得科技的轉移,技術的幫助,及經濟支援,不過常須注意他們的各種具體條件,因為「在某一個脈絡裡設計出來的一些系統,是否適合目前的情況,常須先作相稱的考慮」[128]。與氣候變異的許多風險比起來,這些設備的開銷並不算高。

 

173. 既然地方機構不夠堅強,不敢作有效的干預,就須讓國際協定執行無誤。國與國之間的關係,固然應該尊重每一國家的主權,但是也該建立雙方同意的途徑,以預防地區性的災難,這些災難最後會殃及所有的人。必須有全球性的調節框架,來強加職責,阻止不能容忍的行動,如一些有權有勢的國家,把垃圾和高度污染的工業移到別的國家裡去。

 

174. 也可談談海洋管理的系統。有關這一點,雖然已有過不同的國際和地區性的協議,但是調整,控制,與懲處的許多嚴格機構的分散與欠缺,最後使所有的努力都落空。海洋垃圾,及各國海岸線以外的海域保護的問題不斷地增長,為我們一直是一個特殊的挑戰。總之一句,為所謂的「全球性的各種公益」的整個範圍,我們需要達成一個協定,用來規劃管理這些公益的各種制度。

 

175. 同樣一個邏輯使人難於為倒轉全球暖化的趨勢採取嚴厲的決定,這同一

邏輯也不讓人徹底根除貧窮。我們需要一個全球性的更負責的回應,這回應須同時涵蓋減少污染,及貧窮國家與貧窮地區的發展。第二十一世紀,一方面保持了過去各時代的管理系統,另一方面,各主權國的勢力卻轉弱了,主要是因為經濟~財政的一面,有跨國際的一些特徵,而走向佔領了政治的上風。在這樣的脈絡裡,一些強大的、並組織得有效的國際機構,是必須成熟的時候了。這些機構由各國政府公平地賦予一些權力,並擁有核准與制裁的權柄。就如教宗本篤十六,循著教會社會道理所發展的路線所肯定的,「為管制世界經濟,為治療各種危機重重的經濟,為預防經濟惡化及跟上來的更大的失衡,為達到一個適時和完全的裁軍、食糧安全與和平,為保證環境的穩固衛護及調節許多移民流,急迫需要一個真實的世界政治權威的臨在,就如我的前任教宗 [] 若望二十三世所勾畫的」[129]。在這一透視下,外交一職獲得前所未有的重要性,好的外交可以用來推動各種國際策略,以預防許多重大問題的發生,避免重重問題遺害眾生。

 

II. 朝向與國家及地方的新政治對話

 

176. 不僅在不同國家之間有勝有負、有輸有贏之別,在貧窮國家之內也有這種區別,而須找出各方面的不同責任。因此,有關環保及經濟發展的各種問題,不可只從國與國的不同上著眼,而要求注意到各種各樣的國家政治和地方政治。

 

177. 面對人不負責地濫用自己許多能力的可能,每一國家都有一些不可延誤的職責,就是策劃,協調,監視,和懲處自己地區內的種種不同事件。在一個各種科技不斷革新的脈絡中,社會如何安排及守護它該作的變動?一個可以擔任執行仲裁的因素是法律,法律為人類公益許可的一些行為,可以制訂一些規條。一個健康、成熟,及擁有主權的社會所該設立的界線,與以下種種實況有關:預見和預防,一些適當的調整,監視守則情況,控制貪污,對一些生產過程中出現的負面效應的有效控制行動,及對一些不定或可能的風險的適時干預。今天有一種頗興旺的法學,指向減少大企業開業的污染效應。不過政治與機構的考量背景,不只是為了避免惡行,還要鼓勵善行,就是鼓勵更好的行動,以刺激創造力,去尋找新途徑,而讓個人和團體的創新意圖蒸蒸日上。

 

 

178. 政治的「當下主義」( el inmediatismo )悲劇,加上消費民眾的支持,會引發強迫生產須在短期內暴增的需要。一般政府,為了不妨礙選舉上的利益,不易採取會影響消費水平,或降低外國投資意願的措施,而激怒人民。政治家只想建立權勢而無遠見的近視,使得在政府的行事曆上,無法以高瞻遠矚的視線,來安排一個環保的整合議題。這樣忘記了「時間高於空間」[130],也忘了,我們努力生產一些程序,比要控制權力的空間,常會有更豐盛的收成。在許多困難的時刻,仍本著一些大原則行事,並為長期的公益著想,才足以顯示出一個偉大的政治。

不過一個普通政權,很難在為國家制訂政策時,承擔起這一義務。

 

179. 有些地方,正在發展一些合作社,以開採可再生的能源,謀求當地自給自足,甚至把多餘的能源賣出。這一簡單的範例指出,在現有的世界秩序無能為力承擔起責任時,地方機構可以有不同的作法。由於地方上,可生出更大的責任感,更強烈的團體意識,和一種特別的照顧能力與更慷慨的創造力,還有一種對本土的深情大愛,最後,人們當然也會想到要給將來的子子孫孫留下點什麼。這些價值在原居民人民中扎根甚深。只有法律,有時因了貪腐而不足夠,必須有一個由人民加壓而產生的政治決策。民間社會,應該透過一些非政府組織及中間的協會,迫使政府發展一些較嚴格的規範,及進行與控制的程序。如果國民不控制政權~國家,地區與市政各層次的政權~,也無法控制對環境的種種傷害。另外一方面,如果比鄰的城鎮互相協調,大家共同支持同樣的一些環保政策,市政府的立法效應會更多、更大。

 

180. 不大可能設想一些千篇一律的配方,因為每一國家或地區有其特殊的問題和限度。不錯,政治的踏實能要求採取過渡的措施和技術,當然必須常伴以具體的規劃,和有約束力的一些逐步承諾。不過無論在國家或地方範圍裡,常有很多可作的事,例如以各種方式推動節省能源等。這包括鼓勵一些最有效使用能源及少用原料的工業生產方式,或由市場踢除那些從能源觀點效果不大,或污染性較高的產品。還有交通運輸的妥善經營,在樓房建築與衛生設備上,尋求降低能源消費及污染程度的方式等。另一方面,地方行政可採取的方向是,更改消費,發展垃圾處理及再用,多樣物種的維護,及設計輪流種植多種農作物的程序。為鼓勵改善貧窮地區的農業可行的途徑是,投資於鄉野的一些底層結構,組織地方和國家市場,引進灌溉系統,發展可持續的農業科技等。還可以促進團體的合作或組織,以保護小規模生產者的利益,並防止當地的環保系統遭到洗劫。能作的事果真不少呢!

 

181. 延續性絕不可少,因為不能每次政權更替,就要更改有關氣候變異和環境保護的政策。多種成果要求很長時間,並需求大量的直接花費,其成果無法在當下的政府執政期間就顯露出來。因此,沒有人民和一些機構的壓力,常會出現抵

 

制而不想予以干預,尤其是當有其他緊急的問題需要解決時。一名政治家承擔這些責任及其所需要的花費,的確不合乎目前政治的尋求效用及當下到手的經濟邏輯,然而如果這位政治家仍然敢於下手去作,他會體認到天主給他的這一人性尊嚴,他也會在自己生後,為這段歷史留下一個慷慨負責的見證。現在有必要給一個穩健的政治,找到一個優越的空間,讓它可以改革各種機構,予以調整,賦以最好的實踐,足以克服各種壓力和病態的無為。儘管如此,在結束前,還得加上一句:最好的設備和裝置最後仍將失敗,如果沒有一些遠大的目標,一些價值,

及一個意義豐富的對人的瞭解,最後這幾項要求,可以授與每一社會一個高貴的和慷慨的大方向。

 

III. 在一些抉擇程序中的對話與透明

 

182. 為預料各種事業和計畫對環境的影響,要求政治操作程序透明化,並肯接受對話,而腐敗則在於遮掩一個計畫對環境的真實影響,以換取優惠,然後所達成的僞造協議,一般都避免報告和廣泛地討論。

 

183. 有關環保問題的研究,不該放在發展一個生產計畫,或任何政策、規劃,方案制訂完畢之後,而該從一開始就介入,並以科際合作方式,透明地、不顧任何經濟或政治壓力草擬出來。這一研究必須分析工作的各種條件,並預料對人的生理、精神健康,以及對地方經濟及安全的各種可能後果。這樣,才能更踏實地算出各種經濟效果,預測可能的變化,甚至看出必須付更大的投資,以解決一些尚可糾正的不利後果。除此以外,常須達成不同社會工作者的共識,因為他們可提供許多不同的看法、解決和選項。然而,在討論桌上,應該給當地居民一個優先地位,地方居民會問,這些討論給他們及他們的子孫會帶來什麼,而讓大家考慮到超越當下直接經濟利益的一些目標。如今,必須放下有關環保的「某些干預」,讓位給那些有過親身感受的人,所想過及討論過的一些政策。參與這種討論,大家對許多不同的面向、風險和潛能,都必須有足夠的資訊,就是不限於一個計畫的最初決策,而也包括不斷的後續與備訊的許多行動。在各種學術和政治討論上,須本著坦誠和真理說話,不該只考慮法律許可什麼,或禁止什麼。

 

184. 當有些影響目前及未來公益的環保問題出現時,這一情況要求「一切決定應該根據每一可能作的決策所帶來的風險和受益的比較後,才可作出」[131]。這一要求普遍有效,尤其是如果一個計畫能增加利用自然資源,發散或流出;利用所產生的垃圾,或明顯地改變一個景致,一個物種保護區的住處,或一個公共空間。有一些不曾足夠分析過的計畫,能深刻地影響一個地區的生活品質,這可來自許多非常不同的理由,如未曾預料到的噪音污染,無意間的廣闊視野的縮小,一些文化價值的遺失,原子能利用的惡果等。喜好短期和私人利益的消費文化,

 

易於鼓勵過分迅速的手續,或遷就情報的隱藏。

 

185. 在任何一場有關某事業的討論中,必須安排一整套問題,以分辨該事業是否真實提供一個整全的發展:有何目標?為了什麼?哪裡?何時?要怎樣?為了誰?有哪些風險?該付的代價?誰出資並如何出?在這一省視中,有些問題必須優先提出。例如,我們都知道,水是一種不多又不可少的資源,且是一個基本的人權,確定其他各種人權的操作。無疑,這超越一個地區有關環保的一切分析。

 

186. 1992年南美巴西的里約聲明中 ( la Declaracio’n de Rio ) 巴西的主教們主張,「當真有重大且不可逆轉的危險逼近時,不應該引用尚無科學的絕對確定性為理由,以拖延採取有效的措施」[132],以阻止環境的惡化。這一預防原則可以保護許多弱小者,他們沒有多少方法用來保護自己,或向世界提出有力的證據。如果一項客觀的資訊,預料到一場重大而迴避不了的災害到來,即便沒有無可辯駁的證明,也該終止或修改任何已定案的計畫。這樣,需要證明的負擔轉到了對方身上,因為在這種情形下,必須提出客觀而有力的證據,指明要從事的行動不給環境或住在其中的人帶來重大的傷害。

 

187. 這並不是說,反對足以改善人民生活品質的任何科技翻新,而是說,無論怎樣,不容否定的是,盈利或收益不應該是唯一值得關注的標準,並且在這資訊演變、出現許多新的判斷因素的時刻,應該作一次新的品估,邀請所有的有關部門參與。討論的結果也許是不再繼續某一個計畫,也能是把同一計畫加以改良,或發展其他的一些建議。

 

188. 有關環保的許多問題,有時討論多次,仍然不易達到共識。在此,我願重新作一次聲明,教會無意裁決許多科學問題,也不想代替政治,我只不過邀請大家作一次坦誠及透明的討論,以免一些個別的需要,或一些意識型影響了公益。

 

IV. 政治與經濟對話為了人的豐滿

 

189. 政治不該屈服於經濟,而經濟也不該屈服於科技王國的唯效用是圖的典範。今天,從公益的角度著眼,我們迫切需要政治與經濟的彼此對話,二者共同果敢地為生命服務,尤其是為人的生命服務。金融界不顧一切地搶救銀行,讓人民去負擔代價,卻沒有決心審視及改善整個系統,這一切重新肯定了財政的絕對主權,一個沒有未來的主權,它在一個長期的、昂貴的,及表面的治療之後,不久以後,只會產生新的危機。2007-2008年的財政危機帶來發展一個新經濟的機會,更注重倫理原則,並為投機的財政行動,及虛構的財產,制訂了新的管理方式。但不曾有任何反應,打算重新思考那些過時的標準,卻讓它們還繼續生效。生產不常

 

是合理的,而這普通與一些經濟變數相連,是這些變動給產品規定價格,所定價格不一定與真實價值相符,反而這多次造成某些貨品的過度生產,帶來不必要的環保負擔,同時還損害了許多的地方經濟[133]。泡沐經濟與泡沫生產平行前進,最終,不予強力面對的,是一個踏實的經濟問題,就是能改良生產,使之多樣化,使各行各業適當地運作,讓小型及中型的事業得以發展,並製造就業機會。

 

190. 在此脈絡中,常應該記住「環境維護不能只根據開銷和受益的經濟打算予以保證。環保是市場的各種機構無力予以適當的保護和推進的那些財產中之一種」

[134]。再說一次,須避免把市場視為一種魔術,以為各種問題,有了一些企業或個人利潤增漲起來,就可得到解決。問題是,期盼一個日夜苦思如何榨取最大利益的人,會停下來想想那些他留下給後代的人的種種環保後果,是可能的嗎?在一個只待收益的格式中,沒有空間去考慮大自然的韻律,其遞減和再生的時間,以及各種環保系統的複雜性,這些系統能受到人的嚴重破壞。除此以外,一談到生物的多樣性時,最多只不過想到,生物是經濟資源的倉庫,可以隨時取來採用,但不會嚴肅地思考事物的真正價值,及其對人類、對文化、對窮人的種種利益和需要的多重意義。

 

191. 在提出這類問題時,有些人的反應,是控訴別人企圖不合理地阻擾進步和人類發展。不過我們得承認,放慢腳步,限制某些生產和消費的節奏,能引發另一種進步和發展的模式。為推動自然資源的持續性的利用而投入的許多努力,不是無用的浪費,而是一種投資,可以產生許多其他中程的經濟利益。如果我們肯擴展眼光來看,不難發現一種革新的、更利於環保的不同生產方式,反而能是很有贏利的。關鍵在於給不同的機運開路,這不是阻撓人的創造力,或他的進步之夢,而是把人的精力導向一些新的管道。

 

192.舉例來說,一條更有創造性的生產發展之路,會有更正確的方向,來糾正作過分的技術投資於消費,卻少投資於解決人類許多懸空未解的問題;這一發展之路且能生發微妙的方式來再使用、再製造,和重覆利用各種資源;還能改善大城市的能源利用功效。生產的多樣化,賦於人的才智以數不清的可能,來創造、革新,同時又保護了環境,並開發許多工作源流。這一創造性,的確足以重新提升人的高貴,因為大膽而負責地運用理性,來尋求公道又可持續的發展,在一個廣闊的架構裡理解生活品質等,最能顯示人的高尚。相反,堅持尋找剝削大自然之路,只是為了給人提供新的消費和當下受益的一些可能,是卑鄙、膚淺,和缺乏創意的。

 

193. 無論如何,如果有些情形,可持續的發展也帶來新的成長方式,另一些情況中,因了數十年之久,因了人的貪得無厭而造成的不負責任的成長,現在也該

 

放慢一點腳步,加上一些合理的限制,甚至後退幾步了,以免為時過晚。大家有的一個共識是,目前的現象不可這樣繼續下去:有些人消費越來越多,耗盡所有,另一些人卻不得按其人性的尊嚴度一個像樣的生活。可見,時刻已到,讓世界某些地區降低其成長速度,把資源提供給令一些地方,協助他們正常地成長起來。教宗本篤十六世曾經說過:「那些科技進步的社會,應該培養省吃儉用的生活習慣,減少他們的能源用量,採取最有效的使用能源方式」[135]

 

194. 為使一些新的進步模式出現,我們需要「更改全球發展的模式」[136],這

包括負責地反省「有關經濟及其目標的意義,以糾正其種種障礙和扭曲」[137]。在照顧大自然與經濟收益,或在環保與進步之間尋求中道或平衡已經不夠。在這主題上,所謂的中道,只不過是稍稍延後崩潰而已。這裡簡簡單單地是要給進步二字重新定義的問題。一個科技和經濟的進步,若不能造就一個更好的世界,並提高一個整全的人的生活品質,算不上進步。另一方面,多次,在一個經濟成長的脈絡裡,大家的真實生活品質,其實在下降:環保惡化,營養生產品劣質化,或某些資源已接近耗盡。在這樣一個框架中,一篇有關可持續成長的演說,普通會變成一篇打岔和脫罪的言詞,話中把環保程序的各種價值融入財政和科技的邏輯中,而大企業的社會與環保責任縮減成一套行銷和翻版的行動和作為。

 

195. 盈利最大化的原則,趨向不作任何其他考慮,如此卻歪曲了經濟學的原意:只要生產增加,不管它是否毀了將來的資源,或環境的健康;砍伐森林只要能增加生產,就無人計算招來的損失:土地曠野話,傷害生物多樣性,或加重污染。就是說,大企業收益的打算,是付出最低廉的代價。而真正合乎道德的行為是「利用四周公共資源的經濟與社會代價,應該坦率透明地予以承認,並由受惠的人全部擔負,而不是由別人或未來的世代」[138]。證書的合理性,雖然只作一個為目前需要的靜態事實分析,卻不可或缺,無論提供資源的是市場,或政府的計畫。

 

196. 政治又怎樣呢?我們得記住扶助原則,這一原則允許授與各層次的人以自由,發展每人所具有的各種潛能,但同時要求較有權力的人,為公益負更大的責任。果然,今天有些經濟部門的權力,比國家操作的更大。但是不可有一個沒有政治的經濟,經濟無政治,就不會贊助另一套邏輯,來管理目前危機的各個層面。一個不容許為了環保作坦誠的預防的邏輯,這同一個邏輯也不會讓人期待,它將為人間弱小者操心,因為「目前流行的存在性私房性的模式,好像無意投身,為緩慢者,軟弱者,天賦較差者開一條生命之路」[139]

 

197. 我們需要的是一個眼光遠大的政治,可以帶領一個整全的重整,納入一個有關危機各個層面的科際對話。很多次,政治應該為自己的喪失信譽負責,因了腐敗與缺乏好的公共政策。在一個地區,國家若不善盡其職,有些經濟財團,會

 

以恩主的姿態竊取實權,它們自覺不必遵守某些規範,甚至組織許多的犯罪方式,如販賣人口,毒品交易,及暴力行為,這類難以根除的罪行。一個政治,如果不能突破悖理的邏輯,而甘願一再推移,我們將一直無法面對人類的重大問題。一個真實的改頭換面的戰略,要求重新思考全部的程序,因為只加上一些有關環保的表面想法,而不檢討今日文化的底層邏輯,是無濟於事的。一個穩健的政治應該足以承擔這一挑戰。

 

198. 在有關貧窮和環境惡化的問題上,政治與經濟偏於互相指責。大家所期待

的,卻是二者各自承認自己的許多錯,而找出互動的方式,共同謀求大家的公益。如果一方只因經濟收益而失望,而另一方只為保存或增加權勢而苦心孤詣,結果留給我們的,只有戰爭或一些虛偽的協議,其中雙方毫不在意的,是維護環境和照顧弱小者。這裡也實現了「合一超越衝突」這句話[140]

 

V. 與科學對話中的各宗教

 

199. 認為實證科學足以全然解釋生命、一切受造物的架構,及整體的實存世界,是毫無根據的。這徒然跨越了科學方法的界線。如果只在這種關閉的框架中做反省,那麼審美的靈感,詩詞歌賦,就連理性把握事物的意義及目標的能力都會不見了[141]。在此,我願引述過去寫過的一段話,「一些經典的宗教文本,能給各時代提供意義,並有一股推動的力量,用來不斷地開闢新視野 […] 只因為這些文本出自一個宗教信仰的脈絡,就認為不值得一顧,這是合理的,文明的嗎?」[142]。事實上,認為一些倫理原則只抽象地呈現,與任何脈絡脫節,是一種天真的想法,而這些原則藉一種宗教語言出現的事實,並不剝奪其在公開討論中的原有價值。理性能領悟的各種倫理原則,經常能以不同的服裝出現,而用不同的語言表達出來,包括用宗教語言。

 

200. 另一方面,任何各種科學企圖提公的方案,都無力解決世界的重大問題,如果人類失去了方向,忘記了那些讓人能共同生活、甘心犧牲,及互相友愛的大動機 。無論如何,必須要求信者們要生活得與自己的信仰一致,而不在他們的各種科學行為上予以否認;還得懇請他們重新向天主的恩寵開放,並在自己信服的最深處暢飲愛、正義,與和平的甘泉。如果有時候對一些本有的原則的誤解,曾經領我們把虐待大自然視為合理,或讓人以霸道控制受造的世界,或唯打戰、不公、暴力是用,如今,我們信者終於能承認,這種作法,顯示我們是不忠於我們該固守的那個智慧的寶藏。很多次,不同世代的文化限度,阻礙了人對自己有的道德與精神財富的意識,那麼,回歸源流正是各宗教為回應目前各種需要的最好途經。

 

 

201. 地球上大部分居民自認是信者,這應該激發各宗教彼此對話,方向和目標是,照顧大自然,保護窮人,建立尊重和友愛的互聯網。各種科學之間的對話也十分重要,因為每一學科習慣關在自己專用語境的限度裡,而專科化容易變成本科知識的孤立和絕對化。這一切都阻礙適當地面對環保的許多問題。在不同的環保運動中還有一些意識型態之爭,它們之間也必須有開放和友善的對話。環保危機的嚴重性要求我們所有的人為公益作想,並開闢一條對話之路,這一對話需要伴以忍耐,苦修,與慷慨,而常以這句話為念:「事實高於意念」[143]

 

 

第六章

 

 

202. 許多事需要調整方向,但最重要的是人類必須改頭換面。大家都必須意識到人的共同來源,人互相依賴,並且將來大家分享一個共同的未來。這個基本的意識,容許人發展一些有關生命的新信念、態度,和生活方式。這樣,突顯出一個文化的,精神的,和教育的大挑戰,而假定一個重生生命的多次長期的程序。

 

I. 為另一種生活格調投下賭注

 

203. 市場的趨勢是製造強迫性的消費架構,以販賣其出產品,終於把很多人吞沒在搶購和不必要的花費的漩渦中。令人著迷的消費主義,是科技經濟典範的主觀反映。瓜爾低尼 ( Romano Guardini ) 早已指出:人總是「接受生命中的各種事體和形式 ,按照固定的設計和整套的工業產品,而不管怎樣,他這樣做,總覺得是合理的,適宜的」[144]。科技經濟典範叫所有的人相信,他們是自由的,因為假定他們有消費的自由,而其實真正有自由的,是一群構成少數卻竊據經濟財政大權的人。在這種混亂中,後現代的人類沒有找到一個對自己的新瞭解,足以給他一個方向,而這種自我認同的缺乏,使他生活得緊張兮兮的。為了幾個稀少的、及轉瞬即逝的目標,我們有太多的媒婆。

 

204. 世界的目前狀況「引起一種不穩定和無安全的感覺,這種感覺又激發集體自私的許多方式」[145]。當一些人只引述自己,而在自我的意識中孤立起來時,他們的貪欲會大大增加。當一個人的心越空虛不實,他越需要購置,佔有,和消費許多物品。在這種脈絡裡,似乎不可能叫人接受實存世界會給他劃定界線。在這樣的視野裡也沒有真正的公益存在。如果這一類型的人漸漸主宰一個社會,該社會的一切規章受到尊重的尺度是,那些規章不與這些人的各種需要有所衝突。因此,我們不要只想到氣候的許多可怕現象,和自然界的大災難,也該想想來自

 

社會危機的災害,因為著迷於一種消費生活的格調,尤其是只有少數人能支持這種生活時,只會激發暴力和互相毀滅。

 

205. 雖然如此,並非一切無望了,因為人固然可以糟蹋自己到極點,卻也能自我提拔,重新趨善避惡,重新度一個新生活,超越所有加於其身的心靈上的和社會上的一切障礙。人也能誠實地回顧自己,暴露自己可憎的一面,而開始走上真實自由的新路徑。沒有任何系統可以完全關閉走向善、真,和美的路,也阻止不了天主在人心的最深處不斷鼓動的回應能力。我、方濟各祈求世上的每一個人,別忘了自己的這個尊嚴,誰也無權奪去的尊嚴。

 

206. 生活格調的改變,可以給那些握有政治、經濟,和社會權力的人加上一點有用的壓力。舉例來說,當消費者的一些運動成功地達成不買某些產品,而得以有效地轉變大企業的態度,逼迫他們考慮到環保的影響和生產的主人翁們。一個不變的事實是,當社會的習性作法影響企業的收入時,這些企業就不得不更改生產方式了。這叫我們記起消費者的社會責任。「購買常是一個倫理行為,不僅是一項經濟行動」[146]。所以,今天「環境惡化的事實向我們每個人發問,你/妳如何對待了環境?」[147]

 

207. 地球的信邀請我們所有的人,把一個自我毀滅的階段拋在後面而重新開始,可惜我們還沒有發展出一個普遍的意識,使之實現。所以在此,我敢於重新提出那個寶貴的挑戰:「歷史上從未發生過,像今天這樣,一個共同的歸宿招叫我們尋找一個新的開始 […] 使我們這個時代將來值得被人回憶,因其喚醒了對生命的斬新敬意;因其堅決地要達到持續性;因其急於為正義與和平而戰,及其在生活中歡樂地慶祝生命」[148] ( Carta de la Tierra, La Haya 29 junio 2000 )

 

208. 走出自己、轉向別人的能力,常常可以一再地予以發展。沒有這種能力,就不會體認其他受造物的本身價值,沒有興趣為別人做點什麼,也不知道節制自己,以避免我們四周的種種受苦或惡化。自我超越的基本態度,包括突破孤立的意識及自我引述,這是可能給予別人及四周環境的任何照顧的根,這個基本態度也引發倫理的反應,來思考每個人的每一個人行動和決策的影響。一旦我們真能克服自我中心主義,必能發展一個另樣的生活格調,而使社會作出重要的改變。

 

II. 為讓人類與其四周環境結盟的教育

 

209. 對文化與環保危機嚴重性的意識,必須轉化為一些新的習性。大家都知道,目前的進步及純粹物品與享受的累積,不足以給人心帶來意義和歡樂,但是,人又覺得無力放棄市場給他們提供的一切。在一些本應作消費習性最大改變的國家

 

中,有些青年具有一種新的環保覺悟和慷慨精神,他們中有些人為環保英勇奮戰,不過他們是在一個消費極高和舒適的環境中長大,不易發展另一些習性。因此,我們是面對一個教育施行的挑戰。

 

210. 環保教育一直在擴充其對象和目標。開始時,集中在蒐集科學資訊和對環保風險的意識化和預防上,今天則側重在批判一些現代性的「神話」,以其操作方式為根據(利己主義,不確定的進步,競爭,消費,無法章的市場)及恢復環保平衡的不同層面:自己的內在功夫,與別人共同負責,一切生物的自然生長,天主的神聖。環保教育應該配備我們跳躍到偉大的奧跡 (el Misterio),由這一奧跡,環保的道德觀吸收其最深意義,而會有效地促進各方面的成長:團結一致,富責任感,以及出自同情心的對他人的悉心照顧。

 

211. 雖然如此,這個旨在營造一個「環保公民權益」的教育,有時只限於傳授資訊,而未能發展一些習性。僅有法律和規章,不足以長期限制不當的行為,即便設有有效的控制系統。為使法律規章產生重要和持久的效果,必須社會的大部分成員,由於一些相稱的動機接受這規章,並從個人的轉變上予以回應。唯有從勤修一些牢靠的德行出發,才能在一個對環保的許諾上付出自己。某一人,雖然他的經濟條件許可他作更多的消費和開銷,他卻藉多穿衣服,以少用空調,這就假定他吸收了有關環境保護的那些信念和感受。知道在日常生活中的許多小動作裡,承擔起照顧這受造世界的義務,是一件十分高貴的事,而教育能推動這類動作,直至形成一種生活方式,是值得驚嘆讚賞的。有關環保的責任教育,能鼓勵各種直接照顧環境的重大事業或一般行為,都值得重視,如少用塑膠和紙張,減少用水,垃圾分類,只烹調將要合理吃完的,小心對待其他的生物,利用大眾交通工具或多人共乘一輛車,種樹,關掉不用的燈光。這一切都是慷慨的、高貴的創造性的一部分,把人的原有精華顯露出來了。再度利用某一物品,而非即刻拋掉,這一出自深刻動機的事實,能是一個愛的行動,表達了我們本有的人性尊嚴。

 

212. 不必想這些努力改變不了世界。事實上,這些行動給社會灌輸一個善,常會越過人能體會到的以上而結出善果,因為那些行動在我們地球上引來了一個善,這個善會常向外擴散,每每是在人不知不覺之間。除此以外,這些行為的發揮,歸還給我們自尊自重的感覺,把我們帶入生命的更深層次,讓我們體會出來,到這世界上來走一趟,是值得的。

 

213. 教育範圍有許多種:學校,家庭,各種傳媒,教理講授等。年幼時的一個良好學校教育,是撒下的種籽,以後在整個生命歷程中產生美果。在此,我要特別強調家庭的重要和中心地位,因為「在家庭範圍裡,天主賜給的禮物、生命,得以適當地被接受,並抵擋多方面來的威脅受到保護,而能按照人的真實成長所

 

需要的一切發展下去。對抗所謂的死亡文化,家庭是生命文化的搖籃」[149]。在家庭裡培養互愛及生命照顧的一些最初習性,例如正確使用各種物品,保持秩序與清潔,尊重地方環保及保護所有的受造物等。家庭是整全培育的場所,在此展開許多不同面向,彼此密切相關連,總之,在此人成熟長大。在家庭裡,我們學習求許可而不必奴顏婢膝,說「謝謝」表達我們為所接受的一切的真實重視,學習控制攻擊與貪多無厭的倾向,及為所造成的傷害求饒。這許多坦誠而有禮的小動作,有助於建立一個生命分享及尊重我們四周的一切的超級文化。

 

214. 政治與各種協會有職權使人民意識到這類教育的重要,教會也有這職權,而所有的基督徒團體在施行這一教育上,都有一分重要的角色。我也希望我們的修道院及各修會會院裡,實施一個負責的清貧教育,以感恩的心瞻仰世界,照顧脆弱的窮人和環境。事體重大,利害攸關,就像我們需要有合格的機構來懲處對

環境的各種傷害,我們也需要控制自己,並且彼此教導,互相學習。

 

215. 在此脈絡中,「不該疏忽,在一個適當的美學教育,與健康環境維護之間的互相關連」[150]。關注美及愛美,幫助我們走出唯利是圖的實用主義。人一旦不會停下來欣賞及看重一個美,就難怪為他來說,一切都變成被他利用和讓他無情浪費的對象了。在這時期,若想達一次成深刻的變化,必須記住,思想的一些範例的確影響人的行為。一切教育將無用武之地,其一切努力也將白費,如果不同時宣揚一個新範例,即有關人之為人,有關生命,社會及其與大自然的關係等。不然的話,那個消費的範例將繼續前進,透過各種媒體及一些有效的市場勾結傳遞下去。

 

III. 向環保皈依

 

216. 教會二十個世紀的個人與團體的經驗所產生的極豐富的基督信仰靈修,給今天許多人想革新人類的意圖,提供一項美好的貢品。我願給基督徒們建議幾條有關環保靈修的路線,它們都來自我們信仰的一些信念,因為福音教導我們的一切,在我們的思想、感覺與生活上,都有其各種後果。倒不是高談闊論,而主要是談論靈修帶來的一些動機,以滋養我們想要照顧世界的熱情。因為人投身偉大的事業,不能只憑一些道理,而沒有一個振作我們精神的密契靈修,沒有「一些內心的動機,推進,給以動機,鼓勵,並賦予個人及團體行動一個意義」[151]福音的喜樂261號)。我們基督徒得承認,我們並沒有常收集和發展天主給教會留下的許多富藏,在教會裡,靈修並不與個人的身體,也不與大自然或世界的各種物體脫節,而是與它們及在它們內生活,與圍繞著我們的一切溝通共融。

 

217. 如果「世界上外在的曠野增加,是因為內在的曠野幅員擴大了」[152],那

 

麼環保危機,就是邀請人從事深沈內心悔改的一個呼聲。不過,我們也得承認,有些基督徒肯奉獻,常祈禱,但以踏實主義和實用主義為藉口,慣於取笑對四周環境的一些擔憂。另一些人態度消極,不作任何決定,不想改變自己一向有的習性,卻難自圓其說。這些人就需要一次向環保的皈依,讓他們把自己與耶穌基督相遇的種種後果發揮出來,而與圍繞他們的世界建起各種關係。基督徒把做天主工程的護衛者的聖召活出來,是聖善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這不是任人去選擇,也不只是基督徒經驗的一個次要面向。

 

218. 讓我們記取亞細細的聖方濟作為楷模,像他那樣,提出一個與創造界的良好關係,當作個人整全悔改的一個面向。這也包括承認自己的錯誤,罪過,毛病和種種疏忽,而真心懊悔,由內在改弦更張。澳洲的主教們恰當地把我們與受造界的和好視為人悔改的一個表達:「為實現這一和好,我們必須作生命反省,並

承認我們如何用許多行動及自認無力,開罪了天主的創造。我們應該體驗一次真心悔改,一個心的轉變」[153]

 

219. 儘管如此,每個單獨個人的變好,為解決目前世界極複雜的狀況問題是不夠的。孤立的許多個人會失去能力和自由,來克服功用的邏輯,最後不得不讓步給既缺道德,又無社會和環保意識的消費主義。針對各種社會問題,要以團體網絡回應,不能只靠許多善舉的累積:「這一功課的許多要求將十分龐大,藉一些個別創業的能力,及在個人主義裡培養出來的個人聯盟,是無法使之滿足的。所要求的是,結合許多力量,達成一個共同實現」[154]。為造成持續改善的活力而要求的向環保的皈依,也是一個團體的皈依。

 

220. 這一皈依假定一些不同的態度,聯合起來推動一個慷慨的、滿載溫情的關懷。首先,皈依者帶著感恩及白白領受的心,就是說,把世界認為是由天父的慈愛所接受的一分禮物,其引發的後果,是一個甘於放棄、不希望酬報的態度,及一些大方的作為,即便無人看見或予以肯定:「當你接濟窮人時,不要讓你的左手知道你的右手在做什麼,使你的施捨隱而不露。你的父明察隱密的事,必要報答你」(瑪六3-4)。皈依也含有一個愛心,意識到自己不是與其他的受造物脫節的,而是與宇宙的一切存有形成一種彌足珍貴的普世共融。為一個信者來說,不是由外在,而是由內在看世界,看出許多金質鎖練,天父用它們把我們與所有的存有連在一起。除此以外,人增長天主賦給他的許多特殊能力,一旦向環保皈依,可以帶領信者發展他的創造力和興致,以破解世界的許多悲劇,給天主呈上「聖潔而蒙天主悅納的鮮活祭品」(羅十二1)。信者不把自己的優越視為個人誇耀或無端控制的藉口,而把它當作一個不同的本領,它也給人加上由他的信仰來的重大責任。

 

 

221. 本通諭開始時所發揮的有關我們信仰的一些不同信念,有助於推廣與加深這一皈依的意義,例如讓我們意識到每一受造物都反映天主的一點什麼,都給出一個訊息來教導我們,或開一個保證,指明基督已在自己身上攝取了這個物質世界,而現在已復活起來住在每一個存有的最深處,溫馨地環繞他,用自己的光芒滲透他。上述的那些信念還讓人體認到,天主創造世界時給了它一個秩序和一股動力,人不可置之不理。我們在福音書裡讀到耶穌向一群麻雀說話,且說「牠們一隻也不會被遺忘」(路十二6),這樣的話,誰還敢虐待這些小動物,或傷害牠們呢?我邀請所有的基督徒,務必把皈依的這一向度明確地顯示出來,讓他們所領受到的恩寵的力和光,也擴展到他們與其他受造物的關係上,及與圍繞著我們的世界的關係上,藉以引發人類與整個受造界的崇高的手足之情,就像亞細細的聖方濟,曾經光耀無比地把這種深情生活了出來的那個樣子。

 

 

IV. 歡樂與平安

 

基督信仰靈修,給生活品質提出另一種可能的領悟,即推動一種先知性和靜觀的生活方式,使人不再著迷於消費而深深地享受歡樂。必須把一個在不同修會傳統,及在聖經中傳下來的古老教導體味一番。就是「少反而多」這一信念。不斷堆積許多的可能,以供消費,會使人心渙散,且阻礙人,品價每件事及每一時刻的價值。反過來,安詳地親臨於每件事,不論如何微不足道,給我們打開許多深入瞭解與自我實現的可能。基督信仰的靈修,提倡有節制的成長,及享受微薄的本領。原來是知道回歸單純,讓我們停下來看重小的和少的東西,而為了生命獻給我們的許多潛能不斷感恩,卻不致依戀我們所有的,也不為我們所沒有的發愁。這一切當然假定人逃避主宰欲,也避免堆積許多快樂的享受。

 

223. 以自由和清醒活出來的節約,有解放的功能。這些得到解放的人,不是他們生活得比別人少,也不是他們活的密度較低,正相反。事實上,最會享受、並把每一分鐘活出來的人,是那些不再東西尋找,常追求他們所沒有的東西的人,反而,是那些知道珍惜每個人、每件事,學習與人接觸,會在簡陋中找到樂趣的人。這樣,他們可以減少未滿足的許多需要,降低勞累,調節興奮。的確,人可以需要的少,卻活出得多,特別如果人會發展一些其他的享受,如在以下種種的際遇上找到滿足:與弟兄們相遇,為別人服務,施展自己的各種神恩,與他人分享音樂與藝術,與大自然接觸,時常祈禱。真正的幸福要求人,知道給那些使人發呆的許多需要畫出一些界線,讓人用餘下的空間,接受生命所提供的許多其他可能。

 

224. 節約和謙虛,在剛過去的一個世紀裡,沒有獲得積極的品價。可是,當一

 

種德操在個人及社會生活上普遍地衰弱時,最後會引起多方面的失衡,包括環保在內。因此,今天只講環保體系的完整性已不夠,而該敢於說人整個生命的完整性,敢說出來,今天鼓勵及協調一切遠大的價值,多麼重要。在一個無法無天的興奮中,人以為可以無限度地控制一切而失去了謙虛,這最後只會危害整個社會與四周環境。一種穩健的謙虛與適當的節約,卻不得有所發展,如果我們只想獨立自主,把天主逐出我們的生命之外,而由自己佔領天主的地位,或者如果我們相信,是我們的主觀性裁決什麼是善,什麼是惡。

 

225. 另外一邊,無人能在一個幸福的社會裡成熟長大,如果他不與自己和平相處。對靈修適當瞭解的一部分,在於我們擴展我們對和平的領悟,和平遠遠多於不打戰。人的內心平安,與關注環保及公益密切相關,因為,真實活出來的平安,反映在一個平衡的生活格調上,常會訝異驚嘆,把人帶入生命的深處。大自然其實充滿了愛的言詞,不過,在外在的不斷噪音、內心恆常而焦急的胡思亂想,或崇尚外表的混亂中,我們怎會聽得到呢?很多人感到深度失衡,而被逼加快做事的速度,使自己覺得忙不過來,這個速度停不下來,卻使他們踐踏了周圍的一切。這就影響他們對待環境的方式了。一個整全的環保,包含獻出一點時間,以重獲與受造界的安詳和諧,以反省我們的生活方式及各種理想,以瞻仰造物主,祂生活在我們中間,也在圍繞著我們的一切之中,他的臨在「不該是製造出來的,而該予以發現,予以揭開」[155]福音的喜樂71號)。

 

226. 我們是在講一個人心的態度,這顆心全部安祥地生活在警醒中,知道全神地灌注於某人面前,而不考慮隨後會發生什麼事,他把整個的自己,交付給每一時刻,以之為天主的禮物,必須把它完美地活出來。耶穌教給我們的,就是這一態度,當他請我們觀賞田野的百合花,及天上的飛鳥時,或當祂在一個不安的人面前「注視著他,就愛他」(谷十21)時。他的的確確全神地灌注於每一個人和每一個受造物身上,這樣,耶穌給我們指出了一條路,如何克服病態的焦慮,這種焦慮不安使我們容易浮躁,咄咄逼人,及揮霍無度。

 

227. 這種態度的一個表達,是在用餐前後停下來向天主謝恩。我給信友們提議,恢復這個好習慣,並深一層地把它活出來。這個祝謝的時刻,雖然很短,卻叫我們記起,我們的生命和生活都靠天主,用餐前後謝恩,加強我們因被受造的許多恩惠,激發感謝圖報的意識,提醒我們承認那些供應餐飲者的工作和辛苦,也堅定我們與那些最需要的人之間的團結一致。

 

V. 公民之愛與政治之愛

 

228. 照顧大自然,是生活格調的一部分,這種生活含有共同生活和共融的能力。

 

耶穌曾提醒我們,我們有一個天主,是大家共同的父親,這使我們彼此互為弟兄。弟兄之愛,只能是無酬的,總不能是為了別人所作的一個酬勞,也不能是為了我們希望別人要作的一個預付款。為了這個理由,愛仇人是可能的。這個無酬無償帶領我們熱愛、欣賞風,雲,和太陽,雖然它們都不在我們的控制之下。這樣,我們真能說,一個宇宙的手足之情una fraternidad universal)。

 

229. 必須再度感受到我們是彼此需要的,我們對別人、對世界有責任,做好人、做忠厚的人,是值得的。我們已度過很長的一段時間,耽搁於道德退化,取笑倫理、善良、信仰、誠實,現在已是覺察到這種快樂的輕佻並沒有多大用處的時候了。像過去這樣地摧毀社會生活的整個基礎,最後一定會逼迫人互相對抗,以保持各自的利益,且會引爆許多新形式的暴力和慘酷,而阻礙一個真實照顧環境的文化得以發展。

 

 

230. 法國里修的聖女小德蘭的榜樣,邀請我們走愛情的小路,不錯過一句愛語,一個微笑,任何播散平安與友誼的小動作。一個整全的環保,也是由每天的一些簡單行動構成的,我們用以突破暴力、利用、自私的邏輯。同時,無節制的消費世界也是以各種形式虐待生命的世界。

 

231. 充滿許多互相照顧的小小動作的愛,也是公民性和政治性的,而這種愛顯示在所有力圖建設一個更好的世界的行動裡。對社會的愛及為公益所作的許諾,是實現愛德的一個卓越方式,二者不僅影響個人之間的關係,也影響到各種高層的關係,如社會、經濟,與政治之間的」[156]。因此,教會給世界提出了一個「愛的文明」的理想 [157]。社會之愛是真實發展的關鍵:「為塑造一個更人性化、更與人位相稱的社會,必須重新品估人對社會生活的愛~在政治、經濟、文化各層次上~,以之為行動的固定的和至高的規範」[158]。有了這個框架,再加上每天一些小動作的重要性,社會之愛會推動我們去想一些大的策略,來有效地擋住環境的惡化,並培養一個關注的文化,使之渗透整個社會。當有人體認到天主的召喚,而與別人一同參與這些社會動態時,應該記得,這是他靈修的一部分,是愛德功夫的操作,藉此他會成熟長大,並且成聖、成賢。

 

232. 不是所有的人受召從事直接的政治工作,但在社會裡一直滋生著數不清的多種協會,出來推進公益,維護自然環境及城市面貌。例如,營造公共場所(一座房屋,一口噴泉,一台被棄置的古蹟,一個景致,一片廣場),為保護,增進,改善,或美化屬於大家的一些什麼。在這些人的四周,會發展起來,或重新恢復許多的聯繫,而興起一個地方的結締組織。這樣,一個團體將會從漠不關心的消費中解放自己,培養出一個共同的自我認同,寫一段值得保存並傳遞下去的歷

 

史。如此做下去,世界及窮人的生活品質會得到照顧,大家都會有連帶責任的意識,這同時就是,大家都住在天主提供給我們的共同的家的意識。許多這一類的團體行動,如果真表達一個自我交付的愛,將會變成密切的靈修經驗。

 

VI. 聖事的標記與慶祝的憩息

 

233.宇宙在天主內發展,天主充滿了宇宙。一片樹葉,一條路,朝露,及窮人的面孔,都神秘莫測[159]。應有的理想,不僅在於由外再走入內心,以發現天主在人靈的活動,而也在於遇到天主在一切事上,就如聖文德所教導的:「人越在自己身上感受到天主恩寵的效果,或者越會在外界的受造物上遇到天主,他的默觀就越高超」[160]

 

234. 聖十字若望教導說,世界的事物和經驗所有的一切善「都卓絕地存在天主內,或更好說,所說的這些崇偉中的每一個,都是天主」[161]。不是因為世界

的有限事物真是天主,而是因為密契者體驗到天主與所有的存有,二者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繫,這樣「他覺得一切都是天主」[162]。這密契者驚嘆一座高山的雄偉,不能把它與天主隔開,卻領會到,他所體會的這個內心驚嘆,應該停放在上主那裡:「綿綿的崇山峻嶺高高聳立,是豐富、廣闊、美麗、優雅、繁花盛開和馥郁芬芳的。對我而言,我的愛人就是這些綿綿的崇山峻嶺。孤寂的幽谷是寧靜、怡人、涼爽、濃蔭的,流湧著甜美的清水,其樹林變化萬千,鳥而甜蜜歌唱,使感官極其娛樂和歡愉,在孤寂和靜默中,給予舒暢和休憩。對我而言,我的愛人就是這些幽谷」[163]

 

235. 教會的七件聖事,特別突顯出天主如何取用大自然,把它轉為超性生命的媒介。透過禮儀敬拜,我們受邀在一個不同的層次上擁抱世界。水,油,火,及各種顏色,都被看好它們的全部象徵力量,而引來加入讚頌的行列。施行降福的手,是天主之愛的工具,也反映耶穌基督的親近,他來陪伴我們走人生之路。流淌在領洗的孩子身上的水,是新生命的記號。當我們想要親近天主時,不必逃避世界,也不必否定大自然。這一點,特別在東方基督徒靈修中最能領悟得到:「在近東,最多用以表達天主的和諧,及人類被重塑、背提升的名詞是「美」字,到處可以看到美:在聖堂的造型上,在音響上,在所用的許多顏色上,及在燈光和焚香上」[164]。為基督信仰的經驗來說,物質宇宙的所有受造物,在降生成人的聖言裡,找到其真實的意義,因為天主聖子,把宇宙的一部分納入他的位格裡,而給宇宙引進了一個決定性的蛻變:「基督信仰不排斥物質、肉體;正相反,在禮儀行動中予以高度的評價,在此,人的身體顯示其最深奧的特性:是聖神的行宮,身體並達到與世界救主、也成了肉體的主耶穌結合為一的地步」[165]

 

 

236. 在聖體聖事中,受造界被抬舉到最高點。恩寵一向愛用感覺得到的方式顯露出來,而在此竟然用了一個令人震驚的表達:成了人的天主自己,讓祂的受造物把祂作為飲食。上主,在道成人身的奧蹟巔峰,竟然願意透過一小塊麥麵餅與我們親近。上主不是從上面,而是從內裡走近,使我們能在自己的世界中找到祂。這在聖體聖事裡,已有完滿的實現,聖體聖事是宇宙生命的中心,是流溢著愛與無窮生命的焦點。整個宇宙,與臨在於聖體中的降生聖子連在一起,共同感謝天主。實際上,聖體感恩祭本身,就是一個宇宙之愛的行動:「對,宇宙性的!因為即便是在鄉村教堂的一座小祭台上舉行,在某種意義上,感恩祭總是在宇宙的祭台上舉行的」[167]。因此,聖體聖事也是光源和推動力,叫我們去為環保操心勞力,引領我們,做整個受造世界的守衛。

 

237. 主日這一天,參與感恩祭特別重要。這一天,如同猶太人的安息日一樣,呈現為治療各種關係的一天:人與天主,與自己,與別人,及與世界的關係。主日是主復活的日子,是新創造的「第一天」,他的初果,是主耶穌復生的人性,

這一初果,是整個受造世界最後將被重新塑造的保證。除此以外,這一天「宣告人在天主內的永遠安息」[168] 天主教教理2175號)。基督信仰靈修,以這種方式整合休息與慶節的重要性。人卻容易把靜觀的休息收縮到無為或不必要的範圍裡去,忘了他這樣做,是奪去了所實現的一件事的最重要的一點:它的意義。在我們的做活中,該有接受和無償的兩個面向,這不是什麼也不做,而是另一種做活方式,是我們生存的一部分。這樣,人的行動不致只是一個空泛的好動,而也能避免貪多無厭,及一意孤行,只求個人的利益。每週休息的法律,禁止每一週的第七天工作,「你的牛驢要休息,連女僕的兒子和寄住的外邦人也要休息」(出二十三12)。休息是擴展視線,讓人轉身承認別人的權利。這樣,以感恩祭為中心的休息日,把整個的一週七天照亮,而推動我們去照顧大自然和窮人。

 

VII. 天主聖三與受造物的彼此關係

 

238. 父是一切的最後源泉,是所有存有的慈愛與共融的基礎。子反射父,是透過子,一切被創造,子在瑪利亞的懷中形成時,與大地合一了。聖神,愛的無限連線,親切地臨現於宇宙心中,鼓勵、激發出許多新路線。世界是由天主三位、猶如由一個唯一的原始而創造的,不過三位的每一位實現這一共同的事工時,是按照自己本位的特色完成的。因此,「當我們滿懷驚奇地默觀宇宙的雄偉和美麗時,應該讚頌全體天主聖三」[169]

 

239. 為基督徒來說,相信唯一的天主在三位的共融中,帶領人設想整個存有世界具備一個本有的三重烙印。聖文德甚至說,人,在未犯罪前,能夠發現每一個受造物都「證明天主是三」。那時候(人犯罪前),在大自然中能體認到天主聖三

 

的反射,「那時候,這本書(大自然)為人並不模糊,人的眼睛也沒有混濁」[170]。這位方濟會的聖人教導我們,一切受造物都帶著本來是三的結構,這一事態如此真實,以至可以毫不費力、自然而然地看得出來,如果人的視線不被限制,不弄混濁,不變衰弱。如此,給我們指出的一個挑戰,是以聖三的密碼來解讀事實。

 

240. 天主三位之間,有本質不變的關係,而按照天主模式被造的世界,是由許多關係結成的網。一切受造物趨向天主,而一切生物本能地趨向其他事物,以致我們能在宇宙裡,找到不計其數的經久不變的關係,彼此隱密地交織在一起 [171]。這不僅令我們驚訝受造物之間存在著的許多聯繫,也帶領我們發掘每人得以自我實獻的一把鑰匙。因為人的長大、成熟,與聖化之道,在於日益進入種種關係中,在於走出自己,生活在與天主,與別人,及與所有受造物的共融中。這樣,人在自己的生存上,承擔起這個三位一體的動力,即天主在創造之初就賦予人的動力。一切都互相關連,都在邀請著我們成熟長大於一個全球共同負責的靈修,這靈修是從天主聖三奧蹟中滋生出來的。

 

VIII. 全受造界的皇后

 

241. 瑪利亞,這位照顧了耶穌的母親,現在以母親的熱情與痛苦照顧這受傷的世界。就像她曾懷著被刺透的心,哀哭耶穌的死,現在她與被釘十字架的窮人,及被人間強權踐踏腳下的世上許多受造物一同受苦。她與耶穌生活在一起,完全重塑了自己,如今所有的受造物都歌頌他的美麗。她是那個「身披太陽,腳踏月亮,頭戴十二顆星的冠冕」(默十二1)的女人。她被高舉升天,是全世界的母親與皇后。她光榮的身體,與復活的基督一起,是整個世界的一部分,但業已達到美的圓滿境界。她不僅在心中保存了耶穌的全部生活,小心地「予以守護」(參閱路二1951),並且目前她也深明一切事物的意義。所以我們不妨求她協助我們用更具智慧的眼看這個世界。

 

242. 與瑪利亞一起,在納匝肋的聖家裡,聖若瑟的形象十分突出。他以辛勤的工作及慷慨的臨在,照顧和保護瑪利亞與耶穌,帶母子二人下到埃及,以逃避惡霸的暴力謀害。若瑟的形象也凸顯極大的溫馨,這不是弱者的本色,而是真實的強者的標記,知道實事求是地獻出愛,自處謙卑地服侍他人。因此,聖若瑟被宣布為全世教會的守護者。他也能教導我們如何照顧別人,推動我們慷慨溫馨地工作,以保護天主託付給我們的這個世界。

 

IV. 在太陽的那邊

 

243. 在今世結束的時候,我們將面對面地與天主的無限美麗相遇(參閱格前十

 

12),並將萬分驚喜地可以解讀宇宙的奧秘,宇宙將跟我們一同分享無窮無盡的完滿。的確,我們正朝著這永遠的安息旅行,朝著新耶路撒冷,天上的共同之家。耶穌給我們說:「我正在使一切更新」(默二一5)。永生將是一個大家共享的一大驚喜,在那裡,每一受造物,都被重塑得光耀無比,都有其分位,對那些已決定性地得救的可憐人,都將有所貢獻。

 

244. 在尚未到達之前,我們要團結合作,共同愛護交付給我們的這個家園,深信這個家裡所有的任何好東西,將來都會帶到天上的慶祝會裡去。現在我們與所有的受造物走在世海之路上,都是在尋找天主,因為「如果世界有一個開始,如果世界是被創造的,世界會尋找造了它,給了它開始的,就是找它的造物主」[172] (聖大巴西略語)。我們一面行走,一面歌唱吧!別讓我們的許多奮鬥和對地球的操心,奪去我們這希望的喜樂。

 

245. 邀請我們慷慨自我交付並獻出一切的天主,會給我們所需要的力量和光照,為能繼續前進。深深愛著我們的生命之主,一直在這個世界的核心處,祂不會拋

棄我們,使我們身單影獨,因為祂已決定性地與我們的大地結合為一,而他的愛常帶領我們找到許多新途徑。願祂永受讚美!

 

*  *  *

 

 

246. 在這篇冗長,喜樂,同時頗戲劇性的反省之後,我提出兩篇祈禱文,一篇為所有相信一個全能造物主的人,另一篇為讓我們基督徒承擔起對創造的各種承諾,就是耶穌的福音給我們設定的。

 

為我們的地球祈禱

 

全能的天主,

祢親臨整個宇宙

也在祢最小的受造物中,

祢以溫馨圍護一切所有,

給我們溢注祢愛的力量

使我們照顧生命與美麗。

請叫平安氾濫,讓我們互為兄弟姊妹

不加害任何人。

窮人們的天主啊,

求祢協助我們搶救

這地上被拋棄與被遺忘的人

他們在祢眼中那麼寶貴。

治癒我們的生命吧,

使我們做世界的保護人

而不是劫掠者,

使我們播散美麗

而不是污染與破壞。

打動那些人的心

那些只找自己的利益

讓窮人和大地來付費的人的心。

請教導我們發現每件事物的價值,

驚訝地觀賞,

承認我們與一切受造物

深切地連在一起

在我們走向祢無限光明的道路上。

 

感謝祢天天與我們同在。

求祢鼓勵我們

在我們為正義,愛及和平的奮戰中。

 

基督徒與受造世界一同祈禱

 

天父,我們與祢的所有受造物讚美祢,

它們都出自祢大能的手,

都是祢的,

也充滿了祢的臨在和溫馨。

祢應該受讚美。

 

耶穌,天主子,

所有的一切都是祢創造的。

祢在瑪利亞的胎中形成,

祢把自己作為大地的一部分,

並以人的雙眼看過這個世界。

今天祢以祢復活者的光輝

生活在每個受造物裡。

祢應該受讚美。

 

聖神,祢以祢的光

 

引導這個世界走向父的愛

也陪伴著受造世界的呻吟,

祢並活在我們心中

迫使我們向善。

祢應該受讚美。

 

三而一的上主啊,

無限之愛的高貴團體,

請教導我們瞻仰宇宙之美,

整個宇宙在向我們談祢。

請喚醒我們的讚頌和感謝

為了祢所創造的每個存有。

請賜恩寵使我們深切感受

人是與一切存有合為一體。

聖愛的天主,

請揭示我們在此世的位置

是做祢慈愛的工具

為地上所有的存有,

因為它們沒有一個被祢遺忘。

請光照有權有錢的主人翁

免於犯有目無睹的罪,

卻要愛護公益,提拔弱小,

並照顧我們居住的世界。

窮人和大地都在呼喊:

上主,求祢以祢的能力和光明接納我們,

為保護一切生命,

為準備一個更好的未來,

為讓祢的國來臨,

正義,和平,聖愛及美麗的國。

祢應該永受讚美。

門。

 

頒於羅馬,聖伯鐸大殿旁,聖神降臨慶節,2015年,本人教宗任期第三年

 

                               方濟各

 

 

[1] Ca’ntico de las criaturas: Fonti Francescane (FF) 263.

 

[2] Carta ap. Octogesima adveniens(14 mayo 1971), 21: AAS 63 (1971),416-417.

 

[3] Discurso a la FAO en su 25 aniversario (16 noviembre 1970): AAS 62(1970), 833.

 

[4] Carta enc. Redemptor hominis (4 marzo 1979), 15: AAS 71 (1979), 287.

 

[5] Cf. Catequesis (17 enero 2001), 4: L’ Osservatore Romano, ed. semanal en lengua Espanola (19 enero 2001), p.12.

 

[6] Carta enc.Centesimus annus (1 mayo 1991), 38: AAS83(91991), 841.

 

[7] Ibid., 58, p.863.

 

[8] Juan Pablo II, Carta enc. Sollicitudo rei socialis (30 diciembre 1987), 34: AAS 80

 

(1988), 559.

 

[9] Cf. Carta enc. Centesimus annus (1 mayo 1991), 37: AAS 83 (1991), 840.

 

[10] Discurso al Cuerpo diploma’tico acrfeditado ante la Santa Sede (8 enero 2007): AAS 99 (2007), 73.

 

[11] Carta enc. Caritas in veritate (29 junio 2009), 51: AAS 101 (2009), 687.

 

[12] Discurso al Deutscher Bundestag, Berlin (22 septiembre 2011): AAS 103 (2011), 664.

 

[13] Discurso al clero de la Dio’cesis de Bolzano Bressanone (6 agosto 2008): AAS 100 (2008), 634.

 

[14] Mensaje para el dia de oracio’n por la proteccio’n de la creacio’n ( 1 septiembre 2012).

 

[15] Discurso en Santa Ba’rbara, California (8 noviembre 1997); cf. John Chryssaygis, On Earth as in Heaven: Ecological Vision and Initiatives of Ecumenical Patriarch Bartholomew, Bronx, New York 2012.

 

[16] Ibid. 9.

 

[17] Conferencia en el Monasterio de Utstein, Noruega (23 junio 2003).

 

[18] Discurso “Global Responsibility and Ecological Sustainability: Closing Remarks”, I Ve’rtice de Halki, Estambul (20 junio 2012).

 

[19] Toma’s de Celano, Vida primera de San Francisco, XXIX, 81: FF 460.

 

[20] Legenda maior, VIII, 6: FF 1145.

 

[21] Cf. Toma’s de Celano, Vida segunda de San Francisco, CXXIV, 165: FF 750.

 

[22] Conferencia de os Obispos del Sur de A’frica, Pastoral Statement on the Environmental Crisis (5 septembre 1999).

 

[23] Cf. Saludo al personal de la FA0(20 noviembre 2014): AAS 106 (2014), 985.

 

[24] V Conferencia General del Episcopado Latinoamericano y del Caribe, Documento de Aparecida (29 junio 2007), 86.

 

[25] Conferencia de los Obispos de Filipinas, Carta pastoral What is happening to our Beautiful Land?(29 enero 1988).

 

[26] Conferencia Episcopal Boliviana, Carta pastoral sobre medio ambiente y desarrollo humano en Bolivia El Universo , don de Dios para la vida (2012), 17.

 

[27] Cf. Conferencia Episcopal Alemana, Comisio’n para Asuntos Sociales, Der Klimawandel: Brenpunkt globaler, intergenerationeller und oekologischer Gerechtigkeit (septiembre 2006), 28-30.

 

[28] Consejo Pontificio Justicia y Paz, Compendio de la Doctrina Social de la Iglesia, 483.

 

[29] Catequesis(5 junio 2013): L’Osservatore Romano, ed. semanal en lengua Espanola(7 junio 2013), 2.

 

 

[30] Obispos de la regio’n de Patagonia-Comahue(Argentina), Mensaje de Navidad(diciembre), 2.

 

[31] Conferencia de los Obispos Cato’licos de los Estados Unidos, Global Climate Change: A Plea for Dialogue, Prudence and the3 Common Good(15 junio 2001).

 

[32] V Conferencia General del Episcopado Latinoamericano y del Caribe, Documento de Aparecida(29 junio 2007), 471.

 

[33] Exhort. ap. Evangelii gaudium (24 noviembre), 56: AAS 105 (2013), 1043.

 

[34] Juan Pablo II, Mensaje para la Jornada Mundial de la Paz 1990,12: AAS 82 (1990), 154.

 

[35] Id., Catequesis (17 enero 2001), 3: L’Osservatore Romano, ed. seminal en lengua espanola (19 enero 2001), p. 12.

 

[36] Juan Pablo II, Mensaje para la Jornada Mundial de la Paz 1990, 15: AAS 82(1990), 156.

 

[37] Catecismo de la Iglesia Cato’lica, 357.

 

[38] Cf. Angelus (16 noviembre 1980): L’Osservatore Romano, ed. semanal en lengua Espanola (23 noviembre 1980), p. 9.

 

[39] Benedicto XVI, Homilia en el solemne inicio del ministerio petrino (24 abril 2005): AAS 97 (2005), 711.

 

[40] Cf. Legenda maior, VIII, 1: FF 1134.

 

[41] Catecismo de la Iglesia Cato’lica, 2416.

 

[42] Conferencia Episcopal Alemana, Zukunft der Schoepfung-Zukunft der Menschheit. Erklaerung der Deitschen Bischofskonferenz zu Fragen der Umwelt und der Energieversorgung (1980), II, 2.

 

[43] Catecismo de la Iglesia Cato’lica, 339.

 

[44] Hom. In Hexaemeron, 1, 2, 10: PG 29, 9.

 

[45] Divina Comedia, Paraiso, Canto XXXIII,145.

 

[46] Benedicto XVI, Catequesis (9 noviembre 2005), 3: L’Osservatore Romano, ed. seminal en lengua Espanola (11 noviembre 2005), p.20.

 

[47] Id. Carta enc. Caritas in veritate (29 junio 2009), 51: AAS 101 (2009), 687.

 

[48] Juan Pablo II, Catequesis (24 abril 1991), 6: L’Osservatore Romano, ed. semanal en lengrua Espanola (26 abril 1991), p.6.

 

[49] El Catecismo explica que Dios quiso crear un mundo en camino hacia su perfeccio’n u’ltima y que esto implica la presencia de la imperfeccio’n y del mal fi’sico; cf. Catecismo de la Iglesia Cato’lica, 310.

 

[50] Cf. Conc. Ecum. Vat. II, Const. past. Gaudium et spes, sobre la Iglesia en el mundo actual , 36.

 

[51] Toma’s de Aquino, Summa Theologiae I, q. 104, art. 1, ad 4.

 

[52] Id. In octo libros Physicorum Aristotelis expositio, lib. II, lectio 14.

 

[53] En esta perspective se situ’a la aportacio’n del P. Teilhard de Chardin; cf. Pablo VI, Discurso en un establicimiento qi’mico-farmace’utico(24 febrero 1966): Insegnamenti 4 (1966), 992-993;         Juan Pablo II, Carta al reverend P. George V. Coyne(1juni 1988): Insegnamenti 5/2(2009), 60; Benedicto XVI, Homili’a para la celebracio’n de las Visperas en Aosta(24 julio 2009): L’Osservatore romano, ed. semanal en lengua Espanola(31 julio 2009), p. 3s.

 

[54] Juan Pablo II, Catequesis(30 enero 2002), 6: L’Osservatore Romano, ed. semanal en lengua Espanola (1febrero 2002), p. 12.

 

[55] Conferencia de los Obispos Cato’licos de Canada’. Comisio’n para los Asuntos Sociales, Carta pastoral You love all that exists…all things are yours, God, Lover of Life (4 octubre 2003), 1. 

 

 

[56] Conferencia de los Obispos Cato’licos de Japo’n, Reverence for Life, A Message for the Twenty-First Century(1 enero 2001), n.89

 

[57] Juan Pablo II, Catequesis(26 enero 2000), 5: L’Ossservatore Romano, ed. semanal en lengua Espanola (28 enero 2000), p.3.

 

[58] Id. Cateqesis (2 agosto 2000), 3: L’Osservatore Romano, ed. semanal en lengua Espanola (4 agosto 2000), p.8.

 

[59] Paul Ricoeur, Philosophie de la volonte’ II. Finitude et culpabilite’, Paris 2009, 2016 (3d. esp.: Finitud y cupabilidad, Madrid 1967, 249).

 

[60] Summa Theologiae I, q. 47, art. 1.

 

[61] Ibid.

 

[62] Cf. ibid., art. 2, ad 1; art. 3.

 

[63] Catecismo de la Iglesias Cato’lica, 340.

 

[64] Ca’ntico de las criaturas: FF 263.

 

[65] Cf. Conferencia Nacional de los Obispos de Brasil, A Igreja e a questao ecolo’gica(1992), 53-54.

 

[66] Ibid., 61.

 

[67] Exhort. ap. Evangelii gaudium(24 noviembre 2013), 215: AAS 101 920090, 650.

 

[68] Cf. Benedicto XVI, Carta enc. Caritas in veritate (29 junio 2009), 14: AAS 101 (2009), 650.

 

[69] Catecismo de la Iglesia Cato’lica, 2418.

 

[70] Conferencia del Episcopado Dominicano, Carta pastoral Sobre la relacio’n del hombre con la naturaleza (21 enero 1987).

 

 

[71] Juan Pablo II, Carta enc. Laborem exerciens (14 septiembre 1981), 626

 

[72] Carta enc. Centesimus annus (1 mayo 1991), 31: AAS83 (1991),831.

 

[73] Carta enc. Solicitudo rei socialis (30 diciembre 1987), 33: AAS 80 (1988), 557.

 

[74] Discurso a los indi’genas y campesinos de Me’xico, Cuilapa’n (29 enero 1979), 6: AAS 71 (1979), 209.

 

[75] Homilia durante la Misa celebrada para los agricultores en Recife, Brasil (7 julio 1980), 4: AAS 72(1980), 926.

 

[76] Cf. Mensaje para la Jornada Mundial de la Paz 1990, 8: AAS 82 (1990), 152.

 

[77] Conferencia Episcopal Paraguaya, Carta pastoral El campesino paraguayo y la tierra (12 junio 1983), 2, 4, d.

 

[78] Conferencia Episcopal de Nueva Zelanda, Statement on environmental Issues, Wellington (1 septiembre 2006).

 

[79] Carta enc. Laborem exerciens (14 septiembre 1981), 27: AAS 73 (1981), 645.

 

[80] Por eso san Justino podia hablar de “semillas del Verbo” en el mundo; cf. II Apologia 8, 1-2; 13, 3-6: PG 6, 457-458; 467.

 

[81] Juan Pablo II, Discurso a los representantes de la ciencia, de la cultura y de los altos estudios en la Universidad de las Naciones Unidas, Hiroshima (25 febrero 1981), 3: AAS 73 (1981), 492.

 

[82] Benedicto XVI, Carta enc. Caritas in veritate (29Junio 2009), 69: AAS 101 (2009), 702.

 

[83] Romano Guardini, Das Ende der Neuzeit, Wuerzburg 1965, 87 (ed. esp.: El ocaso de la Edad Moderna, Madrid 1958, 111-112).

 

[84] Ibid. (ed. esp.: 112).

 

 

[85] Ibid. 87-88 (ed.esp.: 112).

 

[86] Consejo Pontificio Justitia y Paz, Compendio de la Doctrina Social de la Iglesia, 462.

 

[87] Romano Guardini, Das Ende der Neuzeit, 63s (ed.esp.: El ocaso de la Edad Moderna, 83-84).

                         

[88] Ibid., 64 (ed.esp.: 84).

 

[89] Cf. Benedicto XVI, Carta enc. Caritas in veritate (29 Junio 2009), 35: AAS 101 (2009), 671.

 

[90] Ibid., 22: p. 687.

 

[91] Exhort. ap. Evangelii gaudium (24 noviembre 2013), 231: AAS 105 (2013), 1114.

 

[92] Romano Guardini, Das Ende der Neuzeit, 63 (ed. esp.: El ocaso de la Edad Moderna, 83).

 

[93] Juan Palo II, Carta enc. Centesimus annus (1 mayo 1991), 38: AAS 83 (1991), 841.

 

[94] Cf. Declaracio’n Love for Creation, An Asian Response to the Ecological Crisis, Coloquio promovido por la Federacio’n de las Conferencias Episcopales de Asia (Tagaytay 31 enero-5 febrero 1993), 3.3.2.

 

[95] Juan Pablo II, Carta enc. Centesimus annus (1 mayo 1991), 37: AAS 83 (1991)840.

 

[96] Benedicto XVI, Mensaje para la Jornada Mundial de la Paz 2010, 2: AAS 102 (2010), 41.

 

[97] Id. Carta enc. Caritas in veritate (29 junio 2009), 28: AAS 101 (2009), 663.

 

[98] Cf. Vicente de Lerins, Commonitorium primum, cap. 23: PL 50, 668: “Ut annis scilicet consolidetur, dilatetur tempore, sublimetur aetate”.

 

[99] N.80: AAS 105 (2013), 1053.

 

[100] Conc. Ecum. Vat. II, Const. past. Gaudium et spes, sobre la Iglesia en ell mundo actual, 63.

 

[101] Cf. Juan Pablo II, Carta enc. Centesimus annus (1 mayo 1991), 37: AAS 83 (1991), 840.

 

[102] Pablo VI, Carta enc. Populorum progressio (26 Marzo 1967), 34: AAS 59 (1967), 274.

 

[103] Benedicto XVI, Carta enc. Caritas in veritate (29 junio 2009), 32: AAS 101 (2009), 666.

 

[104] Ibid.

 

[105] Ibid.101.

 

[106] Catecismo de la Iglesia Cato’lica, 2417.

 

[107] Ibid. 2418.

 

[108] Ibid. 2415.

 

[109] Mensaje para la Jornada Mundial de la Paz 1990, 6: AAS 82 (1990), 150.

 

[110] Discurso a la Pontificia Academia de las Ciencias (3 octubre 1981), 3: L’Osservatore Romano, ed. semanal en lengua Espanola (8 noviembre 1981), p. 7.

 

[111] Mensaje para la Jornada Mundial de la Paz 1990, 7: AAS 82 (1990), 151.

 

[112] Juan Pablo II, Discurso a la 35 Asamblea General de la Asociacio’n Me’dica Mundial (29 octubre 1983), 6: AAS 76 (1984), 394.

 

[113] Comisio’n Episcopal de Pastoral social de Aregentina, Una tierra para todos (junio 2005), 19.

 

[114] Declaracio’n de Ri’o sobre el medio ambiente y el desarrollo(14 junio 1992), Principio 4.

 

[115] Exhort. ap. Evangelii gaudium (24 noviembre 2013), 237:AAS 105 (2013), 1116.

 

[116] Benedicto XVI, Carta enc. Caritas in veritate(29 junio 2009), 51:AAS 101 (2009), 687.

 

[117] algunos autores han mostrado los valores que suelen vivirse, por ejemplo, en las “villas”, chabolas o favelas de Ame’rica Latina: cf. Juan Carlos Scannone, S. J., “La irrupcio’n del pobre y la lo’gica de la gratuidad”, en Juan Carlos Scannone y Marcelo Perine (eds.), Irrupcio’n del pobre y quehacer filoso’fico. Hacia una nueva racionalidad, Buenos Aires 1993, 225-230.

 

[118] Consejo Pontificio Justicia y Paz, Compendio de la Doctrina Social de la Iglesia, 482.

 

[119] Exhort. ap. Evagelii gaudium (24 noviembre 2013). 210: AAS 105 (2013),1107.

 

[120] Discurso al Deutscher Bundestag, Berlin (22 septiembre 2011): AAS 103 (2011), 668.

 

[121] Catequesis (15 abril 2015): L’Osservatore Romano, ed. semanal en legua Espanola (17 abril 2015), p.2.

 

[122] Conc. Ecum. Vat. II, Const. past. Gaudium et spes, sobre la Iglesia en el mundo actual, 26.

 

[123] Cf. n. 186-201: AAS 105 (2013),1098-1105.

 

[124] Conferencia Episcopal Portuguesa, Carta pastoral Responsabilidade solida’ria pelo bem comum (15 septiembre 2003), 20.

 

[125] Benedicto XVI, Mensaje para la Jornada Mundial de la Paz 2010, 8: AAS 102 (2010), 45.

 

[126] Declaracio’n de Rio sobre el medio ambiente y el desarrollo(14junio 1992), Principio 1.

 

[127] Conferencia Episcopal Boliviana, Carta pastoral sobre medio ambiente y

 

desarrollo humano en Bolivia El universo, don de Dios para la vida (2012), 86.

 

[128] Consejo Pontificio Justicia y Paz, Energia, justicia y paz, IV, 1, Ciudad del Vaticano 2013, 57.

 

[129] Benedicto XVI, Carta enc. Caritas in veritate(29 junio 2009), 67: AAS 101 (2009), 700.

 

[130] Exhort. ap. Evangelii gaudium (24 noviembre 2013), 222: AAS 105 (2013), 1111.

 

[131] Consejo Pontificio Justicia y Paz, Compendio de la Coctrina Social de la Iglesia, 469.

 

[132] Declaracio’n de Rio sobre el medio ambiente y el desarrollo(14 junio 1992), Principio 15.

 

[133] Cf. Conferencia del Episcopado Mexicano. Comisio’n Episcopal para la Pastoral Social, Jesucristo, vida y esperanza de los indigenas y campesinos (14 enero 2008).

 

[134] Consejo Potificio Justicia y Paz, Compendio de la Doctrina Social de la Iglesia, 470.

 

[135] Mensaje para la Jornada Mundial de la Paz 2010, 9: AAS 102 (2010), 46.

 

[136] Ibid.

 

[137] Ibid., 5: p. 43.

 

[138] Benedicto XVI, Carta enc. Caritas in veritate(29 junio 2009), 50: AAS 101 (2009), 686.

 

[139] Exhort. ap. Evangelii gaudium(24 noviembre 2013), 209: AAS 105 (2013) 1107.

 

[140] Ibid. 228: p. 1113.

 

[141] Cf. Carta enc. Lumen fidei(29 junio 2013), 34: AAS 105 (2013), 577: “La luz de la fe, unida a la verdad del amor, no es ajena al mundo material, porque el amor se vive siempre en cuerpo y alma; la luz de la fe es una luz encarnada, que procede de la vida luminosa de Jesu’s. Ilumina incluso la material, confi’a en su ordenamiento, sabe que en ella se abre un camino de armonia y de comprensio’n cada vez ma’s amplio. La mirada de la ciencia se beneficia asi de la fe: esta invita al cientifico a estar abierto a la realidad, en toda su riqueza inagotable. La fe despierta el sentido critic, en cuanto que no permite que la investigacio’n se conforme con sus fo’rmulas y la ayuda a darse cuenta de que la naturaleza no se reduce a ellas. Invitando a maravillarse ante el misterio de la creacio’n, la fe ensnacha los horizontes de la razo’n para iluminar major el mundo que se presenta a los studios de la ciencia”.

 

[142] Exhort. ap. Evangelii gaudium(24 noviembre 2013), 256: AAS 105 (2013),1123.

 

[143] Ibid., 231: p. 1114.

 

[144] Das Ende der Neuzeit, Wuerzburg 1965, 66-67 (ed. esp.: El ocaso de la Edad Moderna, Madrid 1958, 87).

 

[145] Juan Pablo II, Mensaje para la Jornada Mundial de la Paz 1990, 1: AAS 82 (1990), 147.

 

[146] Benedicto XVI, Carta enc. Caritas in veritate (29 junio 2009), 66: AAS 101 (2009), 699.

 

[147] Id. Mensaje para la Jornada Mundial de la Paz 2010, 11: AAS 102 (2010), 48.

 

[148] Carta de la Tierra, La Haya (29 junio 2000).

 

[149] Juan Pablo II, Carta enc. Centesimus annus (1 mayo 1991, 39: AAS 83 (1991), 842.

 

[150] Id., Mensaje para la Jornada Mundial de la Paz 1990, 14: AAS 82 (1990), 155.

 

[151] Exhort. ap. Evangeli gaudium (24 noviembre 2013), 261: AAS 105(2013), 1124.

 

[152] Benedicto XVI, Homilia en el solemne inicio del ministerio petrino(24 abril 2005): AAS 97(2005), 710

 

[153] Conferencia de los Obispos cato’licos de Australia, A New Earth – The

 

Environmental Challenge (2002).

 

[154] Romano Guardini, Das Ende der Neuzeit, 72 (ed. esp.: El ocaso de la Edad Moderna, 93).

 

[155] Exhort. ap. Evangelii gaudium (24 noviembre 2013), 71: AAS 105 (2013), 1050.

 

[156] Benedicto XVI, Carta enc. Caritas in veritate(29 junio 2009), 2: AAS 101 (2009), 642.

 

[157] Pablo VI, Mensaje para la Jornada Mundial de la Paz 1977, AAS 68 (1976), 709.

 

 

[158] Consejo Pontificio Justicia y Paz, Compendio de la Doctrina Social de la Iglesia, 582.

 

[159] Un maestro espiritual, All Al-Kawwas, desde su propia experiencia , tambien destacaba la necesidad de no separar demasiado las criaturas del mundo de la experiencia de Dios en el interior. Deci’a: ”No hace falta criticar prejuiciosamente a los que buscan el e’xtasis en la mu’sica o en la poesia. Hay un secreto sutil en cada uno de los movimientos y sonidos de este mundo. Los iniciados llegan a captar lo que dicen el viento que sopla, los a’rboles que se doblan, el agua que corre, las moscas que zumban, las puertas que crujen, el canto de los pa’jaros, el sonido de las cuerdas o las flautas, el suspiro de los enfermos, el gemido de los afligidos…” (Eva De Vitray-Meyerovitch [d,], Anthologie du soufisme, Paris 1978, 200).

 

[160] In II Sent., 23, 2, 3.

 

[161] Ca’ntico espiritual, XIV-XV, 5.

 

[162] Ibid.

 

[163] Ibid., XIV-XV, 6-7.

 

[164] Juan Pablo II, Carta ap. Orintale lumen(2 mayo 1995), 11: AAS 87 (1955), 757.

 

[165] Ibid.

 

[166] Id., Carta enc. Ecclesia de Eucharistia (17 abril 2003),, 8: AAS 95 (2003),438.

 

[167] Benedicto XVI, Homilia en la Misa del Corpus Christi(15 junio 2006): AAS 98 (2006), 513.

 

[168] Catecismo de la Iglesia Cato’lica, 2175.

 

[169] Juan Pablo II, Catequesis (2 agosto 2000), 4: L’Osservatore Romano, ed. semanal en lengua Espanola (4 agosto 2000), p. 8.

 

[170] Quaest. Disp. de Myst. Trinitatis, 1, 2, concl.

 

[171] Cf. Toma’s de Aquino, Summa Theologiae I, q. 11, art. 3; q. 21, art. 1, ad 3; q.47, art.3.

 

[172] Basilio Magno , Hom. In Hexaemeron, 1, 2, 6: PG 29, 8.

 

                    2015/8/20 完稿 Deo gratias et BMVMariae cum Joseph